脑出血(ICH)是最具破坏性和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高残疾和死亡率。脑出血28天内死亡率高达47%,存活的患者高达25%在未来5年有复发脑出血的风险。更糟糕的是,88%患者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脑出血发病机制
由脑出血引起的级联性脑损伤通常被描述为两个连续的病理过程/p>
在原发性脑损伤的第一阶段,破裂血管引起的血肿可形成持续的肿块效应,进而机械拉伸和压缩脑组织,造成脑组织损伤。
随后,继发性脑损伤主要由血肿及其降解产物(即血红蛋白、血红素和铁)引起,可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脑水肿和血脑屏障(BBB)渗漏等。继发性脑损伤会进一步导致脑组织的永久性死亡和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二、脑出血的治疗现状
到目前为止,脑出血的治疗在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除积极康复外,临床上对急性和长期的脑出血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所以,脑出血发病率没有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发展而下降,反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的发展给神经系统性疾病带来了希望,也让临床控制脑出血后遗症成为了可能。
三、脑出血(ICH)的干细胞治疗机制
干细胞可以对神经系统进行保护,具体涉及神经组织的修复和神经细胞的替换,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对神经细胞供给营养,分泌抗凋亡因子抗细胞凋亡,分泌抗炎因子,进行免疫调节,分泌VEGF,促进血管生成等,还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
1、分泌多种营养性细胞生长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有神经保护、营养支持作用;
2、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3、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4、促进轴突和髓鞘的再生;
5、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新生血管,形成一个长期持久的功能性血管网络,重建血液循环;
6、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有利于消除出血部位的脑水肿,减少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