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大帮课件摘自:《神经内科常见病临床思路精解》
病例
患者男性,49岁,主因“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1月,加重伴意识模糊1周”就诊。
患者1月前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远记忆力保留,言语不着边际,无肢体力弱,无发热,无抽搐。医院,给予头颅CT检查,提示脑梗死,MRI提示多发性缺血脱髓鞘,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和降脂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改善不明显。医院,复查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病变,考虑诊断为“Wernicke脑病”,给予补充B族维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于1周前出现意识模糊。故转入我院。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有大量饮酒史20余年。有头外伤病史。
血压/59mmHg(左侧),血压/60mmHg(右侧),呼吸20次/分,血氧饱和度98%,心率80次/分,脉搏80次/分,双侧脉搏对称有力;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神清,意识模糊,言语尚清晰,计算力、定向力、记忆力、理解力等高级皮质功能均差;双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双侧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无眼震;双侧咬肌对称有力,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粗测听力正常,气导大于骨导,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上抬有力,咽反射灵敏,双侧转颈和耸肩对称有力,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适中,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深浅感觉无异常,双指鼻、轮替、跟膝胫试验稳准。颈软、无抵抗。颈部血管无杂音。NIHSS评分3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24分、MMSE量表22分。
(1)MRI:双侧丘脑长T1、T2信号。三脑室后部可见异常血管扩张影。(2)DSA:丘脑髓纹静脉和大脑大静脉显影不佳,右侧小脑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左侧椎动脉的脑膜后动脉分支、右侧小脑上动脉的远端分支参与供血,走形迂曲,右侧脑膜垂体干远端分支、右侧枕动脉的脑膜支远端向动静脉瘘供血。
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漏诊和误诊比较常见。对脑静脉窦血栓进行临床诊断,要遵循一些常规步骤及原则。主要是先定位诊断,再定性诊断。其次,为了减少漏诊,对高危人群应该考虑到此病(如孕产妇、既往病史、易栓症等),对于不典型症状也要考虑到此病(如精神症状、单纯头痛)。查体时要注意眼底的检查,对于影像学检查要注意特征性和非特征性的改变(如条索征、脑水肿和双侧底区病变等)。
1.定位诊断:双侧丘脑
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定向力和注意力等下降,无失语和失用,此为皮质下痴呆的表现。同时查体姿势、步态正常,肌张力正常,无锥体外系受累表现。脑结构影像学提示双侧丘脑异常信号,异常血管扩张影。综合上述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考虑为双侧丘脑病变,脑静脉系统受累。
2.定性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脑膜动静脉瘘
患者中年男性,有脑外伤病史,本次为急性起病,表现为逐渐进展性认知障碍,影像学磁共振提示双侧丘脑病变,三脑室后部异常血管扩张,DSA提示“丘脑髓纹静脉和大脑大静脉显影不佳,右侧小脑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左侧椎动脉的脑膜后动脉分支、右侧小脑上动脉的远端分支参与供血,走形迂曲,右侧脑膜垂体干远端分支、右侧枕动脉的脑膜支远端向动静脉瘘供血”,故明确病因诊断。
主要与“双侧底节病变”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表)。
表. 双侧丘血脑病变的病因
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
脑深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相对少见。CVST患者中年轻人多见,孕产妇多见,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容易漏诊。如果早期诊断,早期给予抗凝治疗,预后相对良好。颅内出血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禁忌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比较复杂,不同病因的患者需要的抗凝治疗时间不同。同时,仍有10%左右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预后不佳,需要溶栓或介入治疗。
①抗凝治疗或溶栓治疗
急性期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按体重调整剂量,通常为AXaIU/(kg·24h),2次/日。相比普通肝素,较少发生出血并发症,无须检测凝血指标,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1)普通肝素:应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至少1倍,有建议首先团注U,随后续给予~U/h的低剂量静脉微泵注射维持;每2小时监测APTT,调整微泵注射速度和肝素总量。(2)急性期后抗凝治疗:肝素抗凝治疗结束后应继续口服抗凝药治疗,常用华法林。原则上,华法林与肝素重复使用3~5天,在INR达到2.0~3.0后停止肝素使用,并定期监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对于短期内诱因的CVT患者,抗凝治疗应维持3~6个月;对于没有短期内诱因的患者应该抗凝治疗1年;对于复发性CVT、CVT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或者具有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考虑终身抗凝治疗。
②经静脉溶栓治疗
肝素是CVT的标准治疗,静脉溶栓比抗凝治疗更容易获得脑静脉前向血流。在抗凝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病情仍然加重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理论上,溶栓治疗较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特别是在已经颅内出血的CVT患者。因此,倾向于出血风险小的介入治疗。
③介入治疗
脑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证据尚不充分,仍然需要RCT研究来证实。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颈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导管行局部静脉溶栓治疗、机械取栓、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等。荟萃分析显示,在CVT危重症患者,局部静脉溶栓减少病死率。机械取栓装置包括球囊辅助溶栓和取栓、AngioJet血栓清除术、Merci取栓和Penumbra吸栓等。
④外科手术治疗
在充分的内科治疗情况下仍然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恶化,才考虑去骨瓣减压手术。如果大面积的静脉性梗死导致明显的颅内压升高,去骨瓣减压手术是一种急救手段,通常大血肿较少考虑去骨瓣减压手术。
本例为硬脑膜动静脉瘘继发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介入治疗栓塞动静脉瘘,针对病因治疗,症状逐渐缓解。
只看文字不过瘾?心中还有疑惑?想与作者进一步探讨?
立即扫描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