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栓来临,手脚先知医生提醒手脚出现3大 [复制链接]

1#

“医生,我老公才30岁,怎么会得了脑梗死呢?”

今天急诊科来了一个病人,他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出现头晕和嘴角歪斜的症状,随后病人的意识开始模糊。家人看到这个情况,就意识到情况不对,于是尽快医院。

接诊医生仔细询问病人的情况后,就开了头颅核磁共振的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以后,高度提示脑梗死。家人听到了这个诊断结果以后,根本就无法理解,因此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最近这几年,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而且脑梗死的魔爪还伸向了年轻人。其实,当人体内有血栓后,手脚上是会有一些异常的。为了让大家对血栓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知识。

1.脑梗死的好发人群是中老年人,为何年轻人也会得脑梗死呢?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脑梗死其实包括两种类型,即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听着好像差不多,其实它们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脑血栓形成的特点是栓子在脑血管内形成,而脑栓塞特点是脑血管以外的地方形成的栓子随着血液流动堵塞了脑血管。

脑梗死的基础病变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形成斑块、血管内形成栓子。斑块就和水管上的水垢有点类似,只不过水管上的水垢比较结实,而斑块不一定稳定。当情绪激动、血压忽高忽低、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的时候,斑块就可能会变得不稳定,从而脱落,随后随着血液循环而游走。脱落的斑块遇到狭窄的脑血管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堵塞脑血管。

房颤

可能大家不知道什么是栓子,其实它就是一种阻塞血管的物质。栓子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心源性的。引起心源性的栓子的常见病因有好几种,具体包括房颤、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要想形成斑块,需要满足两大基本条件,即血管受损和血脂异常。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奇怪了,我的血管没有受损呀,怎么会形成斑块呢?其实,血管损伤是一直存在的。人体内的血管是很多的,这么多血管,很容易就会出现血管的分叉处。在血管的分叉处,血液容易产生湍流和剪切力,而湍流和剪切力本身就会损伤血管。另外,吸烟、喝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本身就会损伤血管。血管受损以后,人体就会想办法去修复。如果修复机制正常,那修复后的血管就和原来一模一样。如果修复机制出现了异常,那修复后的血管就会突出一块。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了,既然生理状态下也会存在血管损伤,那为何年轻人的血管很少会形成斑块呢?其实,这个主要是因为年轻人的修复机制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血脂异常,那人体的修复机制就会出现异常,所以血管上就容易形成斑块。

年轻人之所以得脑梗死,其实主要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压力大、熬夜、吸烟、喝酒等,本身就容易损伤血管,进而增加斑块的风险。与此同时,上述的这些行为本身会增加栓子的风险,所以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2.手脚出现3大症状,需要警惕血栓!

手臂或者腿部肿胀:

血栓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固体质块,当手臂或者腿部形成血栓后,就会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当手臂或者腿部的血液回流受阻以后,就会造成手臂或者腿部的肿胀。

如果出现单侧的手臂或者腿部出现肿胀,那就需要警惕体内形成了血栓。这个时候,可以做凝血功能、手臂和腿部的彩超,以此明确是否形成了血栓。

手臂或者腿部出现麻木、疼痛的症状:

当手臂或者腿部形成血栓后,就可造成手臂或者腿部的供血减少,所以会引起肢体的麻木和疼痛。

可能大家不理解为何供血减少会引起疼痛,其实这个主要是因为供血减少,可造成局部的缺血缺氧,进而使得局部生成更多的炎症介质。局部的炎症介质增加,就可引发局部的疼痛。

肢体无力:

我们的脑神经负责管理运动,如果脑部形成栓子,那就可能会堵塞血管,进而造成支配区域的缺血坏死。负责运动的脑神经坏死以后,就会出现肢体无力的症状。

不过需要注意,肢体无力的症状其实是没有特异性的,像脑出血、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都可以引起肢体无力。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肢体无力的症状,需要排除脑梗死,医院明确诊断。

3.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血栓?

其实,预防血栓主要从两大角度出发,即减少血管受损的因素、控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保持清淡而均衡的饮食方式。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内,每天摄入的油脂控制在25~30g,尽量少吃糖果或者甜食,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的摄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优质蛋白主要是哪些,其实常见的优质蛋白主要包括鸡蛋、鱼肉、牛肉、虾等。#健康明星计划#

另外,应该注意控制好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就拿高血压来说吧,如果血压控制得不好,那它就会损伤血管,进而增加斑块的风险。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定期体检。体检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这个时候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那就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与此同时,平时还应该注意戒烟酒、坚持运动、避免熬夜、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等。#健康科普大赛#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