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分泌科主任糖尿病人有这些症状,是并发症 [复制链接]

1#

“大清早起来晨练,在跳操的时候,猛一回头,就感觉胸痛,眩晕,眼前发黑,就栽倒在地上了。”医院病床上的老蔡,一边庆幸有人帮忙喊,医院急救抢回了一条命;另一边,万万没料到,自己这次心脏病发作是与患糖尿病10多年相关。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告诉39健康网,在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最为常见的合并症。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很多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导致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比非糖尿病高2~4倍。此外,糖尿病病人的肾脏也更容易“受伤”,心肾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方面,除了要有效控糖,最大程度地避免心血管、肾脏受损,给心血管和肾脏尽可能多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降糖药物从肾脏排泄,所以,已经出现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糖药时要注意其特殊性。

“糖友”为何更容易心肾受伤?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有的糖尿病进程比较长,有些则是新发病者。但无论哪种情况,具有合并症或者并发症的患者数都比较多,其中,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并发症则以肾脏病为主。

糖尿病患者为何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肾脏病?

李益明教授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病后会导致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而血液中长期持续性的高血糖、高血脂会对动脉血管造成“侵蚀”,致使血管内皮变得不再光滑平整。血液中的血脂、血小板等物质会凝结集聚在内皮受损的部位上,变成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使动脉血管变硬,并且越来越狭窄,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严重时阻碍心脑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病。

“面对2型糖尿病患者,我们不是单单降脂、降压、降糖,还要考虑与大血管发病是否有一定关系,大血管发病也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李益明教授称,目前,许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降糖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在降糖的同时,我们也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至于肾脏更容易“受伤”,则主要与肾脏功能密不可分。李益明教授介绍,肾脏血流丰富,拥有丰富的微血管,而微血管在高血糖状态下最容易受损和发生微血管病变。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就很容易发生肾脏病变。

“糖尿病患者往往年龄偏大,正常人的的肾功能会随之年龄的增加逐年递减,再加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更容易让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走‘下坡路’。”李益明教授补充道。

糖友护心肾,做好2个检查

“目前糖尿病患病人数呈井喷式的发展,成人中患者达11.4%,即患病人数超过1亿,而这些患者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李益明教授介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肥胖病人越来越多,导致糖尿病年轻化。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下,老年群体越来越多,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而这两类人群的病理生理均有所不同。其中,年轻患者主要表现为肥胖,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老年人则存在一定特殊性,往往会随着年纪增大、器官功能衰减,特别是胰腺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不足。经常会因为胰岛素缺乏,餐后无法抑制高血压。

糖尿病的心血管和肾损伤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发生,早期基本上没有症状。若早期不加以预防与控制,很容易出现中风和心梗,而任由肾功能不可逆地减退,最后多表现为蛋白尿和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我们要特别注意糖尿病患者在病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变化。”李益明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同时,要定期进行心血管和肾功能检查,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定期测定血压和监测尿中的微量白蛋白。若出现明显的泡沫尿、身体不同部位的水肿和血压升高,更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信号;出现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时,可能是心血管在“报警”,医院就诊。

降糖药的选择有讲究

如今,市面上降糖药多种多样,稍有不慎就会选错药,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对此,李益明教授建议,在降糖药的选择上,应该特别当心,首先,要兼顾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其次,要兼顾用药安全,考虑合并症和并发症,比如药物的代谢是否会对肝、肾有影响;再者,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