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88.html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病有所医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只医院,才能为群众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近年来,沈北新区*府高度重视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力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医院为龙头,加大资金投入,组建沈北新区医疗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大大增强了医疗保障方面的优势。

医院升级,整体医疗水平提高

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佟世宇成长于医学世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佟世宇在年成为了医院的一名医生。

佟世宇对沈北新区医疗资源变化的直观感受,医院医疗资源的升级,“医院近期变化非常大,尤其医院之后。”医院在医院,医院平台的提升。同时,医院具备了做一些更高难度手术的能力,可以开设新的诊疗科目。

近些年来,医院还新增了重症监护室,目前,放射中心大楼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基础设施的升级为来医院的病人提供了更坚实的医疗保障。

医院的这些变化,佟世宇深有感触:“以前我们这里小脑出血的病人都转走了,医院在年进了显微镜,医院就可以治疗出血的病人;医院在今年引进了导管丝,有了导管丝就可以做动脉瘤手术了。”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因病致贫是建设小康社会上的拦路虎。但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

除了医保这样的硬性医疗保障*策外,医院曾组织“共产*员进社区,医疗惠民走基层”大型义诊活动,由内、外、妇、儿、眼、中医、超声、电诊科等科室组成的医疗专家团队为前来咨询的居民进行血压、心电图、超声、眼底等检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治疗意见,并告知他们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另外,医院还斥资22万元人民币为全区低保户、特困户、孤儿三类弱势群体,每人免费发放价值元的健康体检卡。这些举措为沈北新区的患者及其家庭谋福祉,实实在在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技术帮扶,加强医疗团队建设

为推进医院的发展,沈北新区*府在18医院副院长卞崴调任为医院院长,医院整体医疗团队建设,招聘新的医生,提高医生待遇。在医疗团队培训方面,沈北新区*府组织技术帮扶,安排医院医院学习进修,做到了既把人才引进来又让人才走出去。

*府更重视,医院在发展。佟世宇说“医院各方面发展越来越好,医生的精神状态也更好了”。医院的前景光明,除了完成基本工作,医生在这里可以更多地实现自己在医学事业上的梦想和追求。

救死扶伤,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情

医生的幸福感来源于患者的每一点康复,提到自己的病人,佟世宇说“对于医生来说,最有成就感、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做完手术,看复查CT,一看效果特别好的时候,这种快乐特别纯粹。”

佟世宇在今年年初为一位急性脑出血患者做了开颅手术,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而言,一分一秒的时间都很宝贵。“不转(院)了,怕耽误了,直接在这做,我相信这个结果会很好”。这位患者的妻子这样说。近年来医院医疗水平大幅提升给了患者及其家属极大的信心,“佟主任一直跟着,检查,手术,一直到下午两点半了,我爱人才出手术室,相当于一天的时间都在和我们患者在一起。”手术取得了成功,经过一个半月住院观察后,佟世宇来看望即将办理出院手续的他们。“谢谢佟主任,当时做手术的时候,我就和主任说,只要保住命就行,只要是有这个人,咱们就是一家人,没了这个人,这个家也就散了”。患者和他的妻子笑中带泪,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感谢。

“病有所医”是小康生活一个具体直接的体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沈北新医院正在用实际行动为“病有所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每一个患者都切身体会到:在沈北新区,病不仅有所医,而且还有好医。

(区委宣传部供稿)

大家都在看这里是沈阳|醉美蒲河,慢享生活

借我一双翅膀,带你蒲河飞

听说,“有才华”的人都来沈北看油菜花了!躲在沈北盛景中的“宝藏女孩”,被人发现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刘琴娄继友

文章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4(05)

摘要1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

方法

选医院神经内科自年8月至年8月收治的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其中康复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则代之以未经专业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对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8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法(FMA)评定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评定疗效及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3

结果

康复组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在治疗后第14、28天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8天,康复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平均秩次分别为50.23、6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P=0.);同时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肌肉萎缩、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锻炼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脑卒中是目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同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早期药物治疗已经及时到位,患者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残疾率仍很高,例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70%~85%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因此,如能行早期综合康复锻炼辅助急性期脑卒中治疗,可充分实现神经功能重建,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的可逆塑性[2],从而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目前,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急性脑卒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3]。但既往的研究旨在讨论康复治疗的某些部分,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入选和排除标准

1.入组标准:

(1)符合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2)初次发生脑卒中,患者意识清楚,查体合作,无感觉性失语、智能障碍、耳聋等;

(3)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或脑出血,有偏侧肢体运动障碍;

(4)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史,无严重心肝肾肺功能损害;

(5)患者入组前未给予溶栓治疗及脑出血手术治疗;

(6)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

(1)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2)有意识障碍、感觉性失语、失用、耳聋、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

(3)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重型糖尿病等;

(4)脑干、小脑病变及四肢瘫痪;

(5)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患者病情恶化,出现新的梗死或出血;

(7)患者或家属不同意。

2一般资料

依据上述标准,选医院神经内科自年8月至年8月收治的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康复组58例,其中女33例,男25例;年龄36~81岁,平均(62.45±9.83)岁;脑梗死32例,脑出血26例;病程5~10d,平均(7.79±1.59)d。对照组58例,其中女34例,男24例;年龄36~80岁,平均(62.86±9.50)岁;脑梗死33例,脑出血25例;病程5~10d,平均(7.90±1.49)d。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及病程、康复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要求,对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血栓通等),对脑出血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稳定血压、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如甘露醇、止血芳酸、吡拉西坦等),用药时间均为14d。所有治疗药物均为常规用药,无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副作用。

康复组在发病后24~48h,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无明显并发症,即可逐渐开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1)良肢位摆放及体位变换:早期卧床时应注意患肢正确摆放,勤翻身拍背,如仰卧位、侧卧位、坐起等,一般2h一次,预防压疮、患肢痉挛、肺部感染等;

(2)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对瘫痪侧各个关节进行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

(3)坐位平衡训练:端坐位下重心向健侧及患侧倾斜、双腿交叉下完成重心向两侧倾斜等;(4)站立平衡训练:站位时骨盆前后倾斜、患侧负重下完成健侧外展内收等;

(5)平地步行训练:健侧负重、患侧负重、前进后退交替训练;

(6)言语训练:鼓励患者由简单到复杂练习发音;

(7)心理治疗:鼓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

(8)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完成洗脸、刷牙、吃饭、穿衣等动作,多用患手。以上康复锻炼均由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进行,2次/d,30~50min/次,5次/周,连续治疗28d,同时给予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针灸、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康复锻炼。对照组则代之以未经指导进行自我锻炼。

4评价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8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法(FMA)评定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其中基本治愈为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基本正常,生活能自理;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大部分改善,生活能部分自理;有效为临床症状有改善,但较治疗前不明显;无效为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5剔除标准

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康复治疗者或因再发脑卒中不能继续治疗者均予以剔除,剔除患者不计入治疗后疗效判定及并发症数据统计。

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疗效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康复组有1例患者入院7d后拒绝继续治疗,1例患者治疗10d后自动出院,故在治疗第28天时剔除该2例,共56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对照组有1例脑梗死患者再发脑出血,2例患者拒绝复诊,故在第28天时剔除该3例,共55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其余患者依从性较好。

1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及疗效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在治疗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8天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在治疗后第7、1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8天康复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2并发症比较

治疗后康复组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肌肉萎缩、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3。

讨论

尽管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其肢体功能可有40%的自然恢复,但这种自然恢复是有限的,如果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缺乏早期康复措施,肩手综合征、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在病程2个月时可为45%,大于4个月可达50%[6]。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可预防各脏器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最大程度地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运动功能提高,防止瘫痪肢体而发生远期并发症(如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脑的可塑性与功能的可重建性是急性脑卒中后神经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7]。脑组织受到损伤后,损伤中心区周围的神经细胞并没有死亡,形成缺血半暗带区,早期对其有利的干预可以促进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联系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和代偿,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8]。

如果早期康复锻炼不及时、不正确,可能产生患肢的失用、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全身性并发症等[3],给以后的恢复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脑卒中一旦发生,即应考虑康复锻炼问题,采用床边康复的形式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9]。

目前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的早医院内康复,即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在急性发作期住院期间接受一段时间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再出院。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恢复的效果较快[10]。

但最新研究认为,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越高,预后也就越好[11],因此,把握好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12]。

目前推荐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开始的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h[13]。本组58例首次发作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经过4周的基本康复训练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康复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充分证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是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

由于我国康复治疗开展的较晚,起步较慢,临床医生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医院内康复条件有限,使很多患者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14]。本研究认为,早期的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医院应加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医院出院后,应进入社区康复中心继续康复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所用的这些康复手段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医院推广。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长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