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她,湖北天门人,上大学至今,扎根山西已近18载;她,山西护士长,为抗击疫情,守护武汉整整56天。
没戴口罩的唐珊露出甜美的笑容。
2月2日,她成为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员,以山西护士的身份向一千公里外的家乡驰援,在自己出生的荆楚大地留下逆行的背影。战“疫”路上,防护服上的“山西唐珊天门姑娘”几个大字,始终是她的力量源泉。她是80后唐珊,刚刚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也成为山西个人获此殊荣的“唯一人”。
唐珊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
战士唐珊:一个天门姑娘的抗疫故事
唐珊是湖北天门人,是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疫情暴发后,她义不容辞地增援一线。图为她向记者展示当时与患者合影的照片。
唐珊和患者合影。(资料图)
上拉可看全文
最特别的“回家之旅”
年10月,已将近三年没有回过湖北老家的唐珊,决定在即将到来的年春节休个假,与爱人和孩子一起回湖北天门老家过年,陪陪许久未见的父母。不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三个月前的计划全部打乱。
大年三十是唐珊父亲的生日,回家陪父亲过生日的计划早已取消,她把5岁的女儿留在了河南孩子的奶奶家。此刻的唐珊,心时时被湖北的疫情所牵动。她做好准备,只要有支援湖北的机会,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报名。
很快,她所在的医院开始征集首批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不过,报名要求是呼吸科、感染科、ICU专科医护人员,作为神经内科护士长的她为此遗憾了好几天。
家人对她的决定并不意外。作为她大学同学的丈夫,知道根本无法阻挡她去“一线”,虽然万般担忧,依旧决定全力支持,做她最坚强的后盾。父母最了解她的性格,只是一再叮嘱:“千万要注意安全,不忙时记得报个平安。”
2月1日晚,唐珊接到集结指令。
2月2日下午,她和来自全省6所医院的名医疗队员一起,组成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前往武汉,开启一场别样的“回家之旅”。
出发前,她临危受命,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队长。彼时,一切未知,医疗队甚至不知道自己最终将被派往哪个城市。
当医疗队乘坐的航班降落在天河国际机场时,夜色已笼罩了武汉,机场内除了工作人员,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熙来攘往和嘈杂喧嚣。
到达武汉,医疗队得到消息,医院是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山西医疗医院共同组队,医院的一个危重症病区。从机场到驻地的路上,接送的大巴内坐满了医疗队员,却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人都似乎在沉淀心情。唐珊看着窗外夜色下空无一人的大街小巷,看着街边那些店门紧闭的寂静商铺,看着这个被按下暂停键的繁华城市,想起以往每次在武汉停留时,那些热气腾腾的“过早”(注:湖北对吃早餐的俗称)场面,以及城市里到处弥漫的烟火气,心中一阵酸楚。
此刻,她只希望尽快投入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武汉早日恢复本来的模样。
“战场”上的柔情队长
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战友,陌生的“对手”……对所有人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来不及充分休整,唐珊就与队友们忙碌起来。到达武汉后,连夜安排骨干队员进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分解步骤,反复训练,人人过关。她知道,一旦上战场,只有做好防护,才能保证每个队友安全。
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8东病区,山西医医院共同负责50张床位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和管理工作。这里的护理工作,比唐珊想象的更为紧张——由于进入病区需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原本简单的动作,也会因厚厚的手套而变得“生疏”,许多操作只能靠手感和经验进行,而她所在的危重症病区,需经常进行一些高危操作,暴露感染风险极高。由于没有专职护理员,队员们除了要完成输液、打针、抽血、动脉血气、雾化、呼吸机操作,还要为患者打水、送餐,帮助活动不便的病人处理大小便、协助翻身。医院,加上穿脱防护服和工作结束后的清洁消毒,原本4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往往需要不吃不喝近8小时,对每个队员的体力和心力都是极大考验。为节省防护服,她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
在护理工作以外,作为护理团队副队长,唐珊压力更大。她不仅要帮助队员进行情绪疏导,还需承担更多的管理工作——梳理工作模式、医院的同事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对护理团队上百名队员的工作和背景情况摸底并进行细致分组,容不得一丝差错和疏漏。最初,用了不到2天时间,她梳理出护理工作模式,与队友们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当时,唐珊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到4小时,为了缓解队员的紧张情绪,她仍保持微笑,尽量在队员面前保持好的精神状态。
2月4日晚上,山西医疗队队员首次进入病房,唐珊整晚没睡。第二天早上天还未亮,她便带着消杀工具早早守在驻地酒店门口,等待队友们的归来,看到走下接送车的队友满脸倦容,唐珊特别心疼,说出口的是关心和鼓励,“辛苦啦!注意消毒,一会儿好好洗个澡,抓紧时间休息。”
到武汉6天后,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独立接管C8东病区,队员需重新分组,工作职责需重新划分,工作流程需重新梳理,制度需重新制定……由于护理工作对队员配合的默契度要求很高,医院,有着不同专长,为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唐珊将不同年龄、资历、职称的护士统筹整合、分编成组,制定出污染区各时段班次、清洁区辅助班等7项工作职责,三级护理质控、护士长日查房等5项核心制度,出入院、交接班、职业暴露应急处理等8项工作流程,还细化了护理工作量统计,规范了病区、驻地防护实施细则。
讲乡音的“守护天使”
由于对家乡的独特情感,从第一天进入病区起,唐珊就让队友在她的防护服上写下了“山西唐珊天门姑娘”几个大字。此时,医疗队的队员们知道了唐珊的特别身份,患者也都知道有个山西护士是“湖北伢子”,对她也更觉亲近。
山西医疗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有70%以上的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合并症较多,很多人只会说方言,语言沟通障碍较大,因此护理难度比普通年轻患者的难度更大。由于没有家属陪同,大部分病人或多或少都有着惊慌、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
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工作后,医院给她颁发了抗击新冠肺炎纪念证书。(资料图)
每次,当唐珊操着一口湖北乡音走进病房,低沉的病房气氛便很快被活跃起来。她一边和患者拉着家常,一边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病区内有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85岁老人需要打针,老人说的方言很难懂,血管也很难找,唐珊边用方言跟她聊天,边找血管,一次就成功。“其实,每个患者都很坚强,他们特别需要鼓励。”尽管偶尔会被刁难,唐珊依旧能耐着性子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一位患者在入院前因摔倒导致胸椎骨折,按照医嘱需绝对卧床休息,可要强的患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在床上大小便,唐珊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解释绝对卧床休息的意义,指导她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并及时处理了她的大便,患者很快将唐珊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63岁的女患者,在被治愈后即将出院时,家里传来噩耗,她同样患新冠肺炎的老伴不幸去世,家人希望在出院前通过医护人员告知此消息,以防有突发状况,在医院能及时处理,因此唐珊和队友提前备好了急救措施。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原本开朗的患者顿时嚎啕大哭,唐珊和队友默默陪在她身边,扶着她的肩膀,唐珊知道,过多的安慰都苍白无力,自己能做的只有好好陪着患者,让她将悲痛情绪发泄出来。最终,这位患者心情逐渐平复,在当天平安出院。
当越来越多的病人进入康复期,唐珊前瞻性提出新冠肺炎患者要延续护理,即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