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见或是偏瘫步态,或是言语不清的中老年“脑梗”患者,有很多朋友就认为脑卒中就是脑梗,那么,这两者真的是一种疾病吗,还是他们之间还有其它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密一下专业名词“脑卒中”。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卒”,就是快的意思,这类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病急骤,它是因为大脑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脑细胞严重缺氧导致的,那么引起血液供应突然中断的原因无非就是血管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堵了”这么简单,还可能是“破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梗”和“脑出血”,专业名词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中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居多,这类疾病的血管问题主要也是分为两种,一种为阻塞血管的血栓是血管本身的问题,大多是脂肪堆积所导致的,另一种则是“飞来横祸”,也就是身体内其它部位的栓子脱落导致的,主要来源为颈部和心脏,这也就是为什么房颤病人容易发生“脑血栓”。有时,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会神奇的“自愈”,也就是会在24小时内消失,这种情况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这时问题同样不可轻视,往往是大病之前的预警信号。
出血性脑卒中较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可能更加紧急,更加危险,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血压突然升高是其主要病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平稳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那么,脑卒中有哪些症状呢,我们应该怎样识别呢。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突然的肢体功能丧失,多数为一侧肢体突然无力,例如胳膊抬不起来,腿不能走路;二、失语,突然丧失语言功能,或言语含糊不清,只能简单的发出单音节的声音;三、感觉障碍,一侧肢体的感觉出现异常;四、中枢性面瘫等等。以上几种为常见的几种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
要想在生活中预防脑卒中,我们就要先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龄(这个没有办法预防)人群更易罹患脑卒中,肥胖、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吸烟、熬夜、饮食习惯为高油高盐等等,都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其它还有容易被遗忘的失眠、呼吸睡眠暂停、缺乏锻炼等等。
了解了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再谈预防就更容易理解了。生活方式仍然是最重要的,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高盐的食物;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加速动脉硬化;高龄人群如厕时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血压过高,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例如蹲下后站立时应渐渐起身,防止因头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等。
药物预防同样也很重要,当出现了上述高危因素时,需及时就医,给予相应的检查评估后,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是否需要终身服药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这时很多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认为“是药三分毒”,一旦服药就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危害,而其实服药所带来的“副作用”远比脑卒中的“副作用”要小的多,脑卒中所带来的危害要更为严重。
若患者不幸发生了脑卒中,并且有后遗症出现,家人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时病人的心理情绪有很大的变化,病人常常沮丧、烦躁、易怒等等,家人应多与病人交谈,积极的给予鼓励和安慰,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身体护理也很重要,对于丧失部分身体功能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例如翻身拍背、多饮水助排便、喂食时避免呛咳和误吸等等。最后,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回归社会,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这就需要配合医生制定的功能锻炼方案了,多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因为早期、持续、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部分甚至全部功能。
脑卒中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的,重要的是提高意识,识别征兆,有效预防和积极治疗,患者和家人共同努力,才是战胜病魔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