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热性惊厥,俗称的高热抽搐,发生时有一个现象:突然发生,可以毫无征兆;抽搐时通过触摸孩子的皮肤,是感觉不到在发烧的,但其手脚很大可能是冰凉的。这意思是说:发烧时手脚冰凉,这种发烧的体温是骤升的,而且可能体温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
一个例子
曾两次接诊过同一个婴儿:
第一次是在其3个月时,“发烧、手脚发黑”来诊。手脚发黑外,摸上去还是冰冷的,貌似没有血液流通一样;但其面部、躯干是没有发黑的,额头也不烫,最后测得腋温是40.2℃。母亲抱着孩子慌得不行,言语中夹着泪水......“这是发烧引起的”。最后,通过退烧治疗后,手脚的发黑、冰凉都很快地缓解了。
第二次来诊时,其已6个月大,也是发烧、手脚发黑来诊,恰好也碰到我,经过上次经历,发现孩子妈妈淡定很不少,面对医生,她直接就说了“又发烧了,跟上次一样。”
人是恒温动物,对体温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点极其重要
人之所以被视为恒温动物,在于体内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这个体温调节中枢围绕着“调定点”工作。
比如说,调定点因某些原因,被上调到38℃,此时体温调节中枢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与调定点比较,然后通过产热和散热的调控把体温维持在38℃相适应的水平。
常见的产热方式:代谢加强或肌肉紧张、寒战。
常见的散热方式:皮肤血管收缩可以减少散热、扩张可以增加散热。
调定点的正常设定值在37℃左右。你会看到:例如在适应温差环境,当热时我们会出汗,这是增加散热的方式;当冷时会打哆嗦,这是肌肉收缩来增加产热的方式。
发烧时体温很少超过41℃,也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功劳,这避免了高热引起脑细胞损伤。你看,体温计的最高数值也就是42℃,可见体温调节中枢是值得信赖的。这些,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我保护和自稳调节功能。
特殊情况,如脑部的病变,例如其中的大量脑出血,破坏了体温调节中枢,则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1℃以上。
想了解如何退烧,就要进一步阐述上图的发热“曲线”
有一种情况:就是吃了退烧药后,反而体温还升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需要明白其发展过程,简单理解就是图下的一条曲线:
曲线的理解:
体温上升,也就是发烧,发生的前提是调定点被上移,然后体温开始上升,往调定点靠拢。当体温到达调定点时,温度不会继续升高,而是在调定点附近波动。经历了高热持续期后,导致发热的因子逐渐消除,调定点又返回正常值,此时体温开始下降。
也就是说,发生的过程,分为三期,特点如下:
1、体温上升期
此期是产热,减少散热,目的是使体温上升。
特点:
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导致皮肤温度降低,散热随而减少。
肌肉的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叫寒战,其产热率较高。另外,因立毛肌收缩,皮肤科出现“鸡皮疙瘩”。
2、高温持续期(高峰期)
此期体温不再升高,而是在调定点附近波动。由于不需要更多产热,所以寒战停止并开始出现散热反应。
特点:
因散热的反应皮肤血管较为扩张、血液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人不再感到寒冷。
皮肤温度的升高加强了皮肤水分的蒸发,因而皮肤和口唇比较干燥。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调定点返回正常水平。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散热增强,产热减少,体温开始下降。
特点:
用一句网络语言概括“不出汗的退烧,可能都是耍流氓”。
发烧的处理
一、目标
做什么事都要有个目标,对吧。处理发烧的目标,应认清这以下2点:
1、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以便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
2、预防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这可能与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退烧,目标在于上述2点,而不是降低体温度数。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发烧是不需要专门针对退烧进行治疗的,因为很多孩子在发烧时,精神状态还是很好的,跟平时是没两样的。只需要针对发烧的诱因治疗即可,如细菌感染的就针对抗菌治疗。
对于预判高热惊厥的发生,有一特点: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时,即发烧发生的初期,也就是文中说的体温上升期。有过高热惊厥的宝宝,在此期时应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