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因为遗传的原因从小就有糖尿病,只能每天打胰岛素“续命”。突然有一天,默默一个人在家,父母都外出工作了,她像平常一样在打胰岛素,可刚打完就眼前一黑晕过去了,等到家人发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医生告知,默默是一型糖尿病,体内的胰岛素先天就不足,只有靠打胰岛素存活,当胰岛素严重不足的时候,容易危及生命,哪怕打了之后血糖稳定下来了,可她在打之前没有吃什么东西,发生了低血糖所以才会昏迷,等到被人发现她昏倒的时候,时间已经太晚了……
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效果好,但很多人也表示打胰岛素副作用大,容易导致肥胖,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要不要打呢?
糖尿病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胰岛素?
临床上,任何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不过由于胰岛素必须要用注射的方式给药,以及胰岛素存在低血糖的风险,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给患者使用胰岛素。
原则上来说,合并非酮症高渗昏迷、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出现视网膜并发症,病情发展为增生期,而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
合并肾病、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需要使用。合并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
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血管堵塞或脑出血等应激状态的患者需要使用。肝功能与肾功能不全者需要使用。妊娠与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
综合来看,有了并发症状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一旦病情稳定之后,患者就可以选择恢复原有的口服降糖药物的方案。不过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来具体看待。
长期注射胰岛素,会有这5个副作用
不过,和长期服药会影响肝肾功能一样,长期注射胰岛素,同样会产生副作用。
低血糖反应:长期注射胰岛素,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低血糖反应。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情况,主要是胰岛素注射的剂量没有掌控好,而且在没有按时吃饭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昏迷。
胰岛素水肿:糖尿病患者病情没有稳定之时,体内失水、失钠,这时候使用胰岛素,其后血糖在控制住的一周之内,患者会出现水钠潴留现象,导致四肢出现水肿。
引起肥胖:长期打胰岛素容易引发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这种情况二型糖尿病比较多见,如果肥胖过度,患者应该通过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胰岛素使用量,进而对体重展开监控以便使其降低。
胰岛素过敏:这个主要是由于注射了非纯化胰岛素或者动物胰岛素导致的,一般分为局部过敏和全身过敏。局部过敏是注射部位出现斑丘疹瘙痒,而全身过敏则会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严重的还会导致休克。
皮下脂肪营养不良: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者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症状。
注射胰岛素,注意这5点
在注意监测副作用的同时,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操作。
注射前,首先要注意清洁和消毒,手不但要洗干净,注射部位也要保持清洁,可以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
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不要在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水肿、溃疡或感染的部位注射。而且不同部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也不一样,速度吸收由快到慢的部位分别是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内侧、臀部外上侧。
此外,为了防止固定注射部位导致脂肪增生,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应该轮换,不能长期固定一个部位注射。比如每天的不同时间段,可以选择不同部位来注射,这样可以减少胰岛素在吸收过程中的变异性,防止血糖出现大幅波动。
在注射的过程中,使用长度4毫米的针头时,体重正常和肥胖的患者不必捏皮肤,直接90度扎针注射即可。如果身体消瘦的患者,在注射的时候需要将皮肤捏起,扎针要斜插45度进针,这样可以降低肌内注射的风险。
如果使用的针头长度超过了6毫米,无论体重胖瘦,都要捏起皮肤,并以45度斜插的方式扎针。
最后注射完的针头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增加脂肪增生的风险,在重复使用针头的糖尿病患者中,70%存在脂肪增生。
总的来说,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必须要遵循医生给出的正确注射指导建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其他未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