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清热镇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疼痛,能够用于感冒以及流感等发热疾病退烧。
最近几年发现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避免血栓的问题产生,短暂预防缺血性脑梗、心梗。所以在平时有很多中老年朋友会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毕竟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及我国健康的第一大疾病。
01阿司匹林有哪些功效?
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以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物,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的可能性。
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作用于炎症组织,可能是抑制前列腺素或者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的合成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解热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到解热的作用。
抗风湿
阿司匹林也能够达到抗风湿的效果。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02哪些情况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目前阿司匹林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药物,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虽然比较好,但出血风险比较大,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时,要衡量获益与风险,当获益远超过风险的时候,才能把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政策。
当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具备高出血风险时,并且经过评估出血风险比血栓风险还大的患者不易把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策略。
03阿司匹林一旦开始服用就不能停了吗?
阿司匹林并不是一旦开始吃就不能停,具体的情况要根据用药的目的以及是否发生副作用来决定。
如果阿司匹林作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时,通常情况下一旦吃了就不能停,但是若作为解热镇痛的药物或者抗风湿的药物使用时,并没有严格的不能停药的说法。
阿司匹林在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等疾病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缓解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这一类患者服用了就不能停。
因为这一类患者停药之后,机体的血小板活性会恢复到服药前的水平,有诱发血栓再次形成的危险,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比如牙龈出血或者眼底出血,就应该在停药前进行检查,权衡利弊,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服用。
04阿司匹林吃久了,血管会变“脆”?
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是很容易诱发脑梗死的风险的,阿司匹林属于一种抗血小板儿的药物,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脑梗,大家可以放心服用阿司匹林,并不会让血管变脆。
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本来就会越来越弱,也会变硬血液变黏稠,所以出现血管变脆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阿司匹林吃久了,而是血管本身的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脂疾病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这个时候降低血管的弹性,血压波动也会比较大,容易引起血管破裂,诱发急性脑梗。
阿司匹林服用时间久了,血管变脆完全是因为个人体质的原因,可能会降低环氧酶的活性,避免血栓发生聚集的问题。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能起到抑制的作用,不会导致血管变薄,但是阿司匹林属于一种药物,大家想要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提前遵循医生的嘱托。
05阿司匹林可以吃吃停停吗?医生给出答复
是药三分毒,很多老人觉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就会服用一段时间,停止服用一段时间,这种服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很容易导致血小板的水平,处于动荡的状态,浓度也会随之升高。
服用了阿司匹林,48小时之后才会对血小板的凝聚起到抑制作用,如果连续两天没有服用或者迟迟停停的话,就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凝结更容易引发血栓。
所以对于一些患者必须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话,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私自停药或者增减药量,否则对血管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