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像标志物及智能分级诊疗标准的建立”项目宝山区分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成立。医院将承担脑小血管病队列和卒中后队列的分中心研究任务。
医院常务副院长陆军介绍:“‘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影像标志物及智能分级诊疗标准的建立’项目是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构建VCI早期影像预警模型,遴选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风险预测特异性影像标志物,医院规范化联动体系,实现数据驱动下VCI智能诊疗模式的应用示范,优化分级分层诊疗标准。”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及非显性脑血管病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综合征。由于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临床缺乏精准识别及有效干预手段,VCI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异质性、高致死率的特点。脑血管微环境/结构的改变是VCI重要的疾病基础,VCI血管性病理损伤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影像改变,生物分子组学研究揭示了大量与VCI的相关分子。因此,项目组依托前期建立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队列,对比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等因素脑血流灌注降低人群与血管性认知障碍人群,建立以多模式磁共振(MRI)为代表的影像学新技术手段,建立国内多中心、大规模、符合国际标准的基因、影像学等新型生物标志物谱系研究的大数据平台和随访数据库。系统开展以MRI-pCASL为代表的定量脑血流灌注影像检查和体液检测的临床适应症标准及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的超早期预警标志物研究及预测研究,构建基于多组学特征的VCI早期预警模型,并提供决策分析优化方案,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新型智能分级分层诊疗标准。
据了解,该项目探索并建立的影像标志物,能够早期发现并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症状(如遗忘、记忆力下降等)出现之前进行预防、干预等措施,有助于延缓痴呆症状的发生,通过药物等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痴呆相关并发症。作为分中心,医院将作为全国首批推广应用示范单位,依托项目建立的高质量结构化数据库,医院规范化联动体系,实现血管性认知障碍新型智能分级分层诊疗模式。
本项目研究将推动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提高本地区卒中患者救治水平。医院卒中中心是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医院神经内科专科协同发展战略单位、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单位。中心广泛开展脑脊髓血管造影,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术、介入取栓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出血动脉介入栓塞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卒中病人的救治能力持续提高,为卒中患者开设绿色通道,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接受溶栓的时间最快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使很多卒中病人得到最快、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近年来,该中心不断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发挥地区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建立了系统的融合西药、中药、针灸、推拿、康复为一体的个体化卒中诊疗方案,竭力打造本地区高水平、高效率、全方位、科学严谨的国家卒中中心。
-12-:12
来源:上海宝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