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远离卒中危害聚焦科学防治
TUhjnbcbe - 2024/9/30 9:2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疾病。长期以来,我国卒中负担渐重,更是由于诊治难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
  为了加强社会对脑卒中的认知,提高卒中防治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助力改善卒中患者的诊治现状,值此“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年10月20日~24日,东方脑血管病大会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OCIN)于上海召开。在大会期间,众学者共聚一堂,针对脑血管病特别是脑卒中防控最前沿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与此同时,大会今年首次设置美谈世界卒中日活动“大咖讲科普”专场,由20多位国内脑血管疾病专家组成科普达人团队。医学专家化身科普达人,以生动有趣、轻松易懂的形式,深入浅出讲解卒中的知识要点,提供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卒中识别方法,打响卒中救治云上狙击战。


  脑卒中死亡率位居全民死因首位


  我国是卒中大国,约有万脑卒中生存者。据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已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新发病例超过万;每年因卒中死亡人数达多万,高居全国居民死因首位;3/4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病人重度残疾;经抢救治疗的存活者5年内有20%-47%的复发率。


  脑中风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和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一项年关于0多住院人员的统计就发现,6―9年间,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比率为4.8%,比2―5年间的3.5%有所增加。而这些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年轻人,往往伴有高血压(42.8%)、高血脂(33.6%)、不良生活习惯(28.3%)、糖尿病(15.9%)等。


  海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刘建民教授表示:“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的血管突然出现破裂或者是由于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进大脑而引起,发病非常迅速且危急。脑卒中发生后,如果未能及时救治,患者可能遗留感觉、运动、认知、语言、情绪和精神等方面的后遗症,其中有70%-80%的患者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照护,这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为卒中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指导非常重要,这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守住卒中治疗“黄金时间”


  近年来,我国卒中整体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包括政府的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俗称的“脑血栓”和“脑出血”,其中急性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的60%-80%。一旦罹患了典型的大血管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每分钟遭到毁损的神经元数量为万、突触数量为亿、有髓鞘神经纤维数量为12公里(7.5英里)。与大脑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神经元丧失的正常速度相比,如果不给予治疗,发生缺血的大脑每小时就会衰老3.6年。


  刘建民教授表示,“一旦发生脑卒中,如果能够在很短的医院进行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但可惜的是,在中国,患医院后,90%以上的患者都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时间窗,这也是导致我国卒中患者在发病以后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愈后特别糟糕最重要的原因。”


  创新技术为卒中患者带来治疗变革


  为了改变脑卒中的诊治现状,《健康中国行动(-年)》提出,要将心脑血管死亡率降低近20%。年我国发布《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也将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溶栓治疗和介入取栓手术。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最简便有效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手段,但黄金时间窗仅有4.5小时,仅有6%不到的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很多患者最终致死致残,尤其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危害更大,而近十年来蓬勃发展的颅内支架取栓术将大动脉闭塞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延长至24小时,已成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治疗的新曙光。


  颅内支架取栓术是指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DSA系统的支持下,对颅内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缺血但未死亡的脑组织的目的,以减少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改善其功能性预后。


  在理想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科学的预防手段也必不可少。最后,刘建民教授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卒中需要做到这三点:一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低脂饮食、低糖饮食、多运动;二是,通过合理健康的管理方式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指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三是,在出现口眼歪斜、讲话不清楚、手脚无力等症状后,家属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快速将患者送往附近有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远离卒中危害聚焦科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