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河南大学大三女生彭美(化名)在宿舍出现不舒服,拨打求救,但长达近8分钟的通话后,由于未说清地址,接线员并未派车。一个多小时后,舍友发现彭美情况不对,再次拨打,抵达学校时,距离彭美第一次求救已过去了2个多小时。送医脑出血昏迷14天后,女生不幸去世。
00:24网上流出电话录音,引发网民的愤怒。
昨晚在群里看到这个悲剧,听了一下录音,说了点不同看法。后来又看到有文章谩骂这个接线员,是的,谩骂。我就知道这个接线员多半会丢工作,可能还会遭遇网暴。
我知道互联网的流量是靠愤怒推动的,某种程度上,正因为如此,最初曝光中就设定了愤怒的基调,我逆势而行也不讨好。但良心过不去,还是客观地说说吧。
开门见山的说,接线员在录音中,有不当之处,但没有出现关键性、致命性失误。
一、谎报困扰
引发公众愤怒的是,接线员没有安抚患者情绪,没有心平气和的沟通,反而说,“我觉得你没什么事”以及“二十多岁的人了不能好好说话么”。一个花季女孩死亡,接线员却这么说话,我理解人们的愤怒。
但她面对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实际上,每天遇到的假报警很多,别说、,连都有人敢打着玩。
年,哈尔滨接到的谎报、误报和骚扰电话高达10多万次,占全年接警量的38%以上,急救车空驶、中途返回达四千多次,比前一年同期增长48%。
年,元旦节三天,成都市受理急救电话起,其中骚扰电话起,占比50%以上。
年11月,呼和浩特每天电话数约为个,出车数约为80次,空诊数将近20次,占出车数的25%左右。
这些谎报,是接线员的日常。
有人认为接线员没听出来虚弱,其实她不是没听出来,而是遇到这种情况太多——喝醉、吸毒、失恋、精神病,各种稀奇古怪的电话都有。
基于大量存在的虚假报警,接线员说:“你不配合”,“你看起来像没事”的反问,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搞清楚事实的工作技巧。
二、接线员关键性操作没有失误
仍然可以谴责她缺乏共情、麻木,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关键性操作——问地址。我们对医生的要求是处理专业,医生没有与家属共情,没有哭着抢救,并不是错。
有人说,该先问病情,进行急救指导。其实女大学生已经说了“头痛”,这不是外伤,这个时候首要的就是问地址。不知道地址,问清楚病情,有什么用呢?
她一直在问地址,没有放弃这个关键性操作。
很多人认为,女生已经讲明了自己的地址,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在郑州,文苑北路。
其实不是。
河南大学有三个校区,女生可能已经意识模糊了,一会说“郑州校区”,一会又说在开封的“明伦”校区,把搞糊涂了。接线员在电脑上查了文苑北路,去询问大学生。还让女生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