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关于发烧那些事儿
TUhjnbcbe - 2025/2/9 17:51:00
发烧

疫情管控形势严峻的当下,“发烧”是足以让每一个人都神经紧绷的词!这不,两天前的夜晚,邻家小朋友发烧了,全家人带着小孩急匆匆的感到发热门诊,又是查核酸、又是化验血,搞的小区和街道都有些紧张兮兮了。直到天亮了检查结果终于姗姗来迟,不过万幸的是结果阴性,大家才长舒了口气!那么,发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①什么是发烧?

发烧,医学术语称之为发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体体温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体温高低将其分为:低热(体温37.3℃~38.0℃)、中热(体温38.1~39.0℃)、高热(体温39.1℃~41℃)、超高热(体温>41℃)。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发热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发烧,中医更加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所以只要患者自身感觉比其他正常人更怕热或者自身感觉发热都称之为发热,而此时患者的体温却并不一定升高,并不一定能和发烧划等号。

②为什么会发烧?

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感染性发热,当机体被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入侵时,我们的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导致体温上升;2、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一些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结缔组织病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等)、肿瘤、无菌坏死组织吸收(如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等)、中枢神经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中暑等)、严重内环境紊乱(如:重度脱水等)等疾病,当然部分药物也有导致发热的副作用。

③发烧的危害大吗?

发烧,其实是身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在体温升高的时候可以增强体内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也会加速肝脏的代谢,从而给我们战胜疾病、排除毒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体温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给我们造成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甚至会导致呕吐、惊厥、脱水、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尤其当体温超过42℃以上时就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

尤其是当下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一旦出现发烧应立即到发热门诊检查新冠核酸、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评估病情。

④发烧都必须药物治疗吗?

如前所述,发烧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战胜疾病、排除毒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大多数感染性发热若体温没有超过一定限度(一般以38.5℃为限)可更多地选择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保持通风散热、温水擦浴、冰袋或冰帽降温等。

当体温超过38.5℃时,一般就需要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程度的药物治疗了;若体温升高到了危及生命的程度,甚至需要采取更为激进的冬眠疗法。

当然,具体在何时候采取何种物理降温、何时予以何种程度的药物治疗,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热原因、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后作出决策。

⑤发烧需要用抗生素吗?

发烧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若医生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判断存在细菌感染或严重的脓毒血症是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而大多数的感冒发热多因病毒感染所致,若医生根据血常规、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病情判定没有发生细菌感染,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⑥发烧有什么注意事项?

发烧的时候,因存在大量出汗及呼吸中水分流失增多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上也应以清淡的、富含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饮食为宜;另外发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散热,一般不要捂汗,这样可能导致体温持续升高而出现危险。

除此之外,有些患者短期内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一定要高度重视,某些肿瘤和免疫缺陷等严重疾病可能以此为首发症状,应立即就诊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早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发烧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