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得了脑卒中,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做好这6件事
TUhjnbcbe - 2025/2/15 19:35:00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我们都听说脑卒中后的黄金康复期为三个月内,理论上讲黄金期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早期缺乏锻炼便会导致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以及肢体功能的进一步下降,我们称之为“废用综合征”。

还有一些家属及患者早期便开展了一些康复治疗,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加上操之过急,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一些损伤,我们称之为“误用综合征”。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告诉大家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样原则?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stroke)是由于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急性起病、发展迅速、出现持续性(>24h)的局灶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甚或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根据脑卒中发病的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是脑卒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基础,早期积极控制各种可控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WHO提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可调控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可改变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吸烟等;

3、不可改变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家庭史等。

脑卒中居家康复治疗的目标

采用各种作业治疗手段,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治废用和误用综合征,减轻后遗症。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通过代偿手段及使用辅助工具或生活环境改造等,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精神心理再适应、能进行实用性交流等能力,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

脑卒中居家康复的六大原则

脑卒中患者为了取得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应遵循以下六大康复原则:

早期介入: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程度,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主动参与:需认识到康复是一个学习、锻炼,再学习、再锻炼的过程,提高患者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循序渐进:康复治疗是个持续的过程,应根据患者情况量力而行,治疗时间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大,辅助逐渐减少,患者主动参与逐渐增多。

持之以恒:作业治疗从发病开始早期介入,直至患者功能达到最大限度恢复。

团体协作:康复医生带领康复小组各成员(PT、OT、ST、康复护士等)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小组各成员、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各个时期的康复治疗。

健康教育: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康复治疗全过程,这是实施有效康复治疗的保证。

结语

大家好,我是章鱼康护王医生,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大家在居家锻炼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康复锻炼的,可以下方评论或者私信,看到后会一一回复!

1
查看完整版本: 得了脑卒中,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做好这6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