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奔波于死生之间的摆渡人
TUhjnbcbe - 2025/2/18 18:07:00

医护人员向捐献者默哀致敬。郭勇/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洪克非

一个生命逝去,数个生命重生。这不是神话传说,现实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死生之间,构筑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撮合人体器官捐献,让衰颓的生命重现蓬勃。

冲刺48小时

7月4日,医院的90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医院的电话,一名身患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男孩入院后脑血管出血,情况危殆。按流程,医院的吴秀芝需立即将病人病医院OPO(器官捐献办公室)负责人郭勇,补充CT、B超图像等,由后方评估捐献器官的可能性。

“下一步的关键是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还有家属是否接受。”吴秀芝说,此后主治医生的诊断介绍,也是家属能否认同器官捐献的重要原因。

抢救没能挽回生命,医生判断男孩已经进入脑死亡状态。悲痛的父母表达了捐献器官的意愿,他们希望能在他人的身上看到儿子的存在。

医院评估的结果是器官捐赠可行,正要实施手术时,男孩父亲提出希望按照家乡风俗,阴历二十七(7月6日)过后再做。为了尊重家人意愿,医院继续保持治疗,医院跟踪进展。

7月5日凌晨5时,医院的医生来电,另一位患者家属有意捐献器官。

两次OPO工作形成重叠交叉,这在单个工作人员的经历中都是罕见的,工作量极其繁重,稍有差错,就会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新的捐赠者是一位来自四川的患者,乘坐火车经过长沙时突然脑出血。7月2日收到讯息后,医院与患者家属联系,对病况进行评估后,经过多次沟通,得到了家属的理解。

7月5日凌晨,这位患者病情恶化宣告不治。来不及吃早饭医院,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医院部门,签证文件收集资料,联系本院医生来进行手术。

这次捐献的肝脏和眼角膜,可以让一名肝病患者有复生的希望,两人重见光明。

从凌晨5时到12时,吴秀芝需要在不同的楼层来回奔波,医院各个部门,并及时跟家属沟通解释各个环节,她手机满格的电量很快就被清零。7个小时忙下来,吴秀芝觉得自己好像也“清零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让吴秀芝欣慰的是,在送她上车时,器官捐赠者的家属含泪向她致谢,“快回去休息吧,你们是真的把这当成了事业的人!”

“人家刚奉献了大爱,却还在关心你,一下子存在感暴增。”吴秀芝说,她简单吃了个医院,对那个男孩的病况做跟踪、评估,并预先联系好前期的工作安排,直到深夜才回家。

第二天一觉醒来,吴秀医院,将上一个捐献者的“功课”几乎重复了一遍。直到7月7日凌晨3时,那个脑出血的男孩被送进手术室。男孩的肝脏捐给了两名患者,加上肾脏和眼角膜,6个人的生命由此焕发新生。

回到家中,拖着一身疲惫的吴秀芝在父母怜爱的目光中倒床就睡。

4年间,这个年轻的90后在同事们的支持下,成功协调完成了70多例捐献,帮助逾百人获得新生。

凌晨3时的砸门人

长相甜美心思灵巧的吴秀芝的业务分区是在长沙市内,而年出生的马望宗则和另一名男同事被派驻湖南省西部的怀化市“抓业务”。

初入行时,他曾遭遇了惊险一幕。

年湖南省邵阳武冈市,四川某地的一个团队到当地包了一个工程项目。不久,一名20多岁的工人在工地上出了安全事故,经过一番抢救仍无法挽回该男子性命。医院的科室主任向男子父母介绍了器官捐献的工作后,哀痛的家属最终决定联系医院捐献孩子器官。

马望宗和同事驱车疾驰而去,在凌晨3时左右与家属见面。

到医院与家属在医生办公室交谈不久,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和凶狠的叫喊声,数个拳头用力地砸在大门上,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瘆人。

“刚出道”的马望宗壮着胆子询问对方的身份和来意,几名壮汉声称是受伤工人的兄弟,并威胁马望宗不要跟自己的“母亲”乱讲话。

“我当时一头雾水,但记得这个工人是独子,没有兄弟,心里便怀疑有诈。”身材壮实的马望宗一边将门打开一条缝,一边用脚死死顶住门沿,大声与对方沟通。

一番对话后,他才明白——来的是包工头一行人,他们担心伤者父母喊来律师要赔偿加价,于是带人过来闹事。得知真相后,这伙人才悻悻离去。

“以前人们的认识没有这么清楚,甚至还有误解。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民众知晓和理解的也越来越多。”7月8日,医院OPO负责人郭勇介绍说,目前他们科室10人,8人分别跑各个片区。除他之外,一人为85后,其余都是90后。这些年来,在两代中青OPO工作者的努力下,完成了多例器官捐献工作,挽救的病人约为人,占湖南省内总捐献数的三分之一。

郭勇回忆,当年他是跟随博士生导师、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彭龙开教授开始做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由于民众不解,遇上吐口水、打人的情况并不罕见。

年左右,刚满30岁医院与伤者妻子协商器官捐献之事。正在悲痛中的妻子闻知来意后,盯着他看了一会,称她去商量下就回,让郭勇就地等候。

结果几分钟后,迎来的却是七八个气势汹汹的壮汉,口中嚷嚷着要教训那个“搞器官的”。亏得他反应快,飞速跑开才得以幸免。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该院OPO开创者彭龙开说,年全国有10个省份开始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之后名单里添加了湖南。年湖南做了第一例,年做了7例。当时,这在民众心里产生了震动和冲击。

“那是一个肝脏损伤的患者,他去世后捐献了一对肾脏。当时记得,捐献与需求几乎是1∶。”他回想,当时有些患者经济条件不好的,或者轮候不到的,就直接放弃了生的希望。

捐献与需求的巨大落差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奔波于死生之间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