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VPA)是一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脑出血(ICH)后,血肿的机械压迫、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血肿裂解物的细胞毒性导致血脑屏障(BBB)的破坏。
ICH是一种严重的卒中亚型,具有广泛的BBB破坏特征。许多研究证实,受损的BBB与ICH后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在许多ICH患者中,即使在许多患者的血肿切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也会逐渐恶化。这表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是脑出血后加重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ICH后继发性损伤的许多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中,血脑屏障损伤是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VPA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保护神经系统。它是一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其抗癫痫机制与多种综合因素引起的神经元兴奋性降低有关[1]。
VPA主要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代谢途径,并降低大脑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水平。此外,VPA作用于不同的离子通道,增加动作电位的幅值和阈值。
据报道,VPA通过降低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2]、神经炎症和ICH模型中的血肿周围细胞死亡,显著抑制血红素的毒性并减少皮质细胞和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死亡。
为了探索VPA在ICH模型中保持BBB完整性方面的作用,并研究潜在的分子机制。特分享一篇发表在《OxidativeMedicineandCellularLongevity》期刊(影响因子:6.)的文章——《丙戊酸钠保护脑出血小鼠血脑屏障完整性》[3]。
在研究中,将只成年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ICH后3、24和48小时用VPA对遭受ICH的小鼠进行腹膜内给药。神经行为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埃文斯蓝荧光、血肿体积、和蛋白质表达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VPA的使用降低了BBB通透性并显著改善了ICH后的神经行为。VPA给药显著降低磷酸化核因子-kappaB(p-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它增强了大脑中claudin5和occludin的表达。
简而言之,VPA给药维持了实验性ICH后BBB的完整性,从而减少了脑水肿并改善了神经系统结果。
因此,VPA给药可能是一种保护ICH患者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新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LoscherW.Valproate:areappraisalofitspharmacodynamicpropertiesandmechanismsofaction.ProgressinNeurobiology.;58(1):31–59.
[2]KwonK.J.,KimJ.N.,KimM.K.,etal.Neuroprotectiveeffectsofvalproicacidagainsthemintoxicity:possibleinvolvementofthedown-regulationofhemeoxygenase-1byregulatingubiquitin-proteasomalpathway.NeurochemistryInternational.;62(3):–.
[3]Zhao,W.,Zhao,L.,Guo,Z.,Hou,Y.,Jiang,J.,Song,Y.().ValproateSodiumProtectsBloodBrainBarrierIntegrityinIntracerebralHemorrhageMice.OxidativeMedicineandCellularLongevity,,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