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降低,
脑出血高发,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人群。
为什么说秋冬季脑出血高发?
长期高血压会改变患者的脑血管壁,变得敏感,特别是在某些角落的血管壁,可能会产生一些局部的薄弱。而秋冬季的气温环境变化大,一旦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突然上升就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不过由于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脑出血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脑出血?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过度肥胖等,都是潜在的致病风险因素,易诱发脑出血。
情绪剧烈波动: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剧收缩,使血管容易破裂,诱发脑出血发生。
气候变化:内分泌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使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血压升高,易造成血管破裂,诱发脑出血。
休息不充足:长期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就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从而引发脑动脉硬化,诱发脑出血发病。
脑出血的症状与预防
如果发生突然的昏迷,或者剧烈的头痛,呕吐、烦躁,说不清话,一侧身体活动不了,这些都有可能是脑出血引起的,但脑出血是一种复杂病症,很难自己判断是否有脑出血,所以如果发生以医院求医或拨打。
尽管脑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大部分可以存活,但根据病情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预防大于治疗,将其扼杀在发病前更加重要。
预防脑出血以下几点需注意:
1.已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
2.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
累,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饮食以清淡为宜,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可多
吃水果、蔬菜和鱼类等。
4.严禁吸烟酗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
并能引起血管痉挛。
5.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
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6.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适当增减衣物,高温对机体有一定
影响,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
外。
7.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
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发生意
外。
脑出血小贴士:
不吃早餐血压上升,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调查发现,每周吃早饭少于两次的人发生脑出血的概率比每天吃早饭的人要高出近36%,并且早饭吃的越少患病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