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贺本报记者李小贤
“我年纪轻轻,咋就得了高血压呢?”三十岁出头的王超一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经常口干、乏力,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得了糖尿病!”20多岁的小军更是苦恼不已。
近年来,慢性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慢性病来敲门的时候,许多年轻人才意识到,他们的生活不得不与“养生”一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年纪轻轻,被确诊高血压
晚上8点,家住运河区的王超走出了家门。穿着运动背心和短裤的他,开始在小区附近跑步。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近1年。
5公里慢跑下来,王超大汗淋漓,却感觉无比舒畅。
其实,王超最初选择跑步,还有点被逼迫的味道。
今年34岁的王超,身高厘米,体重80公斤。1年前,他体重却接近公斤。曾想着减肥的他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却为他敲响了警钟。
在那次体检中,王超的血压很高,医院进行检查。
当时,王超觉得应该是自己紧张导致的。他休息了一会儿又去检测,血压还是高。王超开始担心,医院。经过检查,他被确诊为高血压。
王超很震惊,高血压不是老年病吗,怎么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了呢?当他仔细回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仿佛又找到了答案,也许就是在一次次熬夜、一次次偷懒不运动的过程中,高血压趁虚而入。
王超在市区一家单位从事文字工作。为了写出质量高的文稿,他经常加班加点,甚至晚上要熬到深夜,运动更是少之又少。有时熬夜加班后,王超会头晕头痛,可正值壮年的他根本不把这些当回事。
也许在那时,高血压已经缠上了他。
医院心血管内六科主任胡亚民为王超开了药物,并嘱咐他,早餐不吃盐,晚饭少主食,戒烟戒酒,每天运动一个小时,体重下降也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每天,王超都会按时口服药物,并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方式,跑步成了他锻炼必不可少的部分。
“今后我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