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英雄虽迟暮壮心却不已
TUhjnbcbe - 2020/12/30 17:06: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m.39.net/pf/a_5971033.html

编者按

他是一名*人,却选择了煤矿,在老窑的经历了两次创伤,可他却不曾退缩,有人说他是标准的傻瓜,但他却用自己的傻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执着;他是神东一名普通的员工,但他将常人眼中的难事,做成了像吃饭睡觉一般的平常事,为爱他学会了医学常识,为爱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他教会了我们何为大爱;他是煤矿早年开发和建设中战斗过的同志,工作中他始终不忘用*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他用最踏实不过的付出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刘金奎

刘金奎:奉献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年冬季,刘金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战士。服役五年,在部队他入了*,还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年复员返乡后,地方*府安排到武装部工作,他没有去,而是选择了环境艰苦、条件差的巴盟营盘湾煤矿工作。在20多年的井下工作中,他总是第一个入井最后一个升井,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脏活、累活抢着干。坚持出满勤、干满点,每月出勤最高在42个班次。没有因家务事请过一天假,也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误过一个班。

在井下,成年累月与煤和矿打交道,难免磕磕碰碰。年4月,刘金奎带领工人在老窑背炭,到了工作面,他凭着多年的经验一看顶板有落顶的危险,就把其他同志转移到安全地带,自己亲自上去排除险情,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块长5米、宽2米、厚约50多厘米的顶板应声而下,一场事故避免了。但他却因为巷道狭窄,冒顶面积大,躲闪不及被顶板扫了一下,经检查两根肋骨断裂。工友们将他搀扶上井口后,他只是让医生缠了两条绷带又返回了井下。

年11月,刘金奎在工作面打顶眼时,由于地矸铝土页岩水泡松软,支架突然滑动,他从5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当他醒过来时已经躺在矿卫生所的病床上。他虽然在卫生所住院,但心早已飞到了煤矿,住院还不到一个星期,就怎么也躺不住了,和医生请求要出院上班。医生生气地说:“老刘,你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再说你左右肋骨已经断了四根了,即使出了院也不能下井干重体力劳动了。还是安心养病吧!”听了医生的话,刘金奎非常难受,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病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治疗,更不相信要离开自己为之奋斗的煤炭事业。刘金奎暗暗下决心忍着疼痛也要重返生产第一线。就这样自己不顾医生和同志们的多次劝阻,不顾带着未愈合的伤口,又回到井下的工友中间。

有人说刘金奎付出太多,得到太少;还有人说他是傻瓜。但他自己却不这么想,他从奉献和艰苦之中、卑贱和崇高之间获得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上湾煤矿现代化程度比较高,井下一整套技术对他一个搞小煤窑的矿工来说难度确实很大。其中光面爆破难度最大,稍有失误,就会造成工程事故,在领导和矿友们的支持下,他鼓起勇气,消除顾虑,集中精力和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工余时间和工友们走访探讨光面爆破的技术环节,仔细测量打眼的位置,测算炸药量的使用。为了在实践中摸索和观察爆破效果,他一连上好几个班,饿了啃几个冷馒头,累了找个地方蹲一蹲。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光面爆破终于试验成功了。爆破面的误差不超过10厘米,既方便支护又节省材料,每米成巷为企业节省元左右。

这些年来,他带领的班组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没有丢,而且还用在为周围群众做好事上,他利用工作之余,为左邻右舍修理风箱、菜板家具等。20多年来,他做的好事有多少连自己也数不清。

光阴荏苒,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已年近60岁。回想起自己,他说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多少成绩。只是按照一个共产*员的标准作了一些事。

李维林

李维林:不离不弃为爱守候

住在神东大柳塔小区的居民,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迈的老者,用自制的康复推车推着半身不遂妻子在小区散步。十六年坚持不懈,已形成了大柳塔小区的一道风景。

76岁的李维林是一个普通退休工人。年8月退休,年妻子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嘴眼歪斜,没有知觉,连老伴也不认识了。李维林为了唤醒妻子,在医院每天和她说话、讲故事、翻身、擦洗身体,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妻子有所好转,住院2个多月,大夫在病情基本稳定但还是瘫痪在床的情况下通知出院,无奈之下只好带妻子回家,那时他就下决心,一定让妻子站起来。

妻子回到家,李维林便进入为妻子调理病情的研究学习实践中,不懂医学,买了很多书,妻子睡觉时便开始学习按摩,按照书上的穴位图为妻子按摩,在邻近河堤的边上开辟了一块地,种上民间流传的偏方里对妻子身体恢复有用的各种植物,种茄子,用茄子枝泡水煮沸,泡脚。种玉米,刚接出玉米,没长成熟便连同玉米上的须子给妻子熬制成汤药喝,醋泡花生等等偏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悉心照顾下,妻子的病情竟然出人意料地好转了,她开始尝试着下床练习走路了。他又为妻子设计了个走路推车,每天早晚陪着让妻子出去锻炼。

8年,李维林由于小医院,头疼难忍,病情严重,医院抢救,在重患室痛苦地与病魔抗争中,他也不忘记安慰妻子,每天打一次电话,“你在家要听话,我在外面疗养呢,玩几天就回家”。妻子说:“你快回来吧,我想你!”如果他一天没有打电话回家,妻子在家就会闹,像个孩子一样找老伴。医院的大夫护士都很同情老李,小脑出血手术有很大难度,不做有生命危险,做也存在生命危险。为了挽回李维林的生命,从北京请来全国最好的专家到包头二院给老李做了手术。所有的人全力以赴,终于将老李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大夫说像老李这样的手术能做得这么成功,恢复得这样好,是头一例。好人是有好报的,老天也眷恋他老人家。

李维林一出院就又一如继往地开始照顾妻子,妻子得病十六年,医院,不离不弃,坚持用偏方和药物结合治疗,电视广告说什么药好,不管多少钱都会买给妻子。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妻子的病基本稳定。他自己有眼疾,前几年去西安、北京治疗没有完全恢复,视力不是很好,记忆力也下降,糊涂了许多,有时感冒身体不舒服时,仍要带着病体坚持推着妻子出去散心。妻子因为长年有病,小脑萎缩,情绪不好时便会拿拐杖打老伴,老李总是耐心地哄着妻子。

每当大柳塔小区的居民看到那个年迈的老者,用自制的手推车或轮椅推着半身不遂的妻子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总是会被他们那份时间和疾病打不败的爱情所感动。

秦阔

秦阔:一朝为*员终生勤奉献

在乌兰木伦退管所有一位退休老同志,说起他的名字,所有在乌兰木伦煤矿早年开发和建设中战斗过的同志,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他就是采煤队掘进工兼采掘质检员秦阔。

年,秦阔随单位迁到乌兰木伦煤矿,参加乌兰木伦煤矿的筹建工作。新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采煤技术,都激发了秦阔的工作热情。他自觉以一个共产*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适应和掌握新矿井的生产情况。他担任掘进班长期间,第一年就实现了全队完成任务第一、安全生产第一的目标,获得“五好班组”称号。年、年、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乌兰木伦煤矿和东胜精煤公司优秀共产*员。

实事求是是共产*员的优良品质,这在秦阔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随着矿建生产地不断改进,秦阔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他主动提出把班长一职让给文化水平高的同志,自己甘愿做一名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但他共产*员的本质没有改变,为了节约生产材料成本,他自备了“节约袋”,号召大家把废旧材料收集起来,修旧利废,废物再利用。

困难面前不退缩。年在乌兰木伦矿井建工程的关键时刻,秦阔表现出色,煤仓掘进是较大工程,由于当时缺少暗立井的设备,只能采用普通反井法施工,对于直径3.6米、垂深20米的暗立井,采用人工搭设工作台进行,在安全管理方面极为困难,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秦阔自愿担任了兼职安全员,并带头加班10多天,终于圆满完成了煤仓暗立井贯通。

秦阔凭着在工作中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安全生产意识,运用自己丰富的井下采煤掘进作业经验,出色的工作成绩,年、年秦阔连续被东胜精煤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员,同时获得原东胜精煤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东胜精煤公司“十佳四好职工标兵”;年获得东胜精煤公司优秀共产*员,同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员。年获得神华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神华集团先进事迹报告团进行事迹巡回演讲。

年底,秦阔同志光荣退休,给他充实的工作经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雄虽迟暮壮心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