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大河健康报记者朱海萍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这是《天路》里的歌词,著名歌手韩红用优美动人的旋律,歌颂修建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人体也有“神奇的天路”,就是脑血管。位于医院(河南中医院)脑病科一区、三区主任刘志华主任医师表示,大脑虽然仅占人体重量的2%~3%,但葡萄糖和氧耗量却占全身供应量的20%~25%,完全依靠脑血管这种神奇的“天路”输送。
但脑血管脆弱,会因各种原因堵塞或破裂。而脑病科医生就是人体“天路”的轻骑兵,用专业、责任、爱心,在人体“天路”上演“生死时速”,为病人挽回健康,重新唱响生命之歌。
医院脑病科是国家级脑病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推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全国先进单位,医院神经介入培训基地,建立有急性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及卒中单元。
医院脑病一区以脑血管病急危重症及并发症治疗为重点,开展了国内外多种先进技术,擅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室钻孔伴脑室引流术、脑脊液置换术、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塞介入动脉溶栓和取栓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脑动脉瘤栓塞术等。
其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神经介入手术是其两大拳头手术。脑病三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中风、癫痫、顽固性失眠、帕金森、抑郁症、眩晕等慢性病颇有独到之处。
手术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保证微创清除血肿效果
脑是人体司令部,掌管人体行为举止、思想意识,但常因高血压等原因发生“内乱”,造成脑出血,致残或致死。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创伤小,效果好,是目前治疗脑出血的重要的手段。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立体定位确定靶点,精确穿刺并抽吸引流血肿。刘志华年开始开展这项技术,强调手术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使其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刘志华说,“决策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这是脑病一区、三区的管理精髓,在科学合理的决策基础之上,再强调细节,方能保证好的手术效果和治疗效果。
微创清除血肿第一步是术前定位,定位是否精确决定了手术效果。脑病一区要求大夫按照毫米级确定靶点,再亲自全程陪同病人做CT扫描,校准定位。
“根据CT片上的出血部位画定位图,可能有偏差,病人复查CT时,医生亲自现场校对,与事后看片校准差别很小。”刘志华说,正是这个严格要求,保证了术前精准定位。
定位后的穿刺,就像隔着颅骨打靶,如何能打到10环?这要求穿刺技术熟练精准,讲究进针角度,保证穿刺针准确穿刺血肿靶点中心。
术后管理强调一个“勤”字,穿刺针每天根据病情规范冲洗,即便是在节假日,也不能偷懒,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清除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凶险超乎想象
脑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医院脑病一区是很常见的重症疾病,其凶险程度超乎想象。程率芳医生说,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致死率达30%,随后两周内,二次破裂出血率达25%,致死率达70%,三次出血致死率近%。
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求分秒必争,晚一点儿,病人就可能发生二次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一个生命可能就会陨落。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如同*河大堤决口,首要任务不是清理被洪水冲坏的庄稼和房屋,而是要将决口堵住,否则随时会被再次到来的洪水侵袭。”刘志华说,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随着凝血与出血平衡的打破,再次出血会随时到来。所以一旦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一定要尽早手术干预。
神经介入取栓
高精尖的“天路”开通术
对于急性脑血管闭塞,除了传统的静脉溶栓,现在又多了介入取栓。神经介入取栓,是从大腿根股动脉穿刺下一根管子,进入脑血管,通过介入溶栓、机械碎栓、导管吸栓、支架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解决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术是目前脑病科高精尖的技术,医院是国内较早医院,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前不久,一位73岁的老人,在家突发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神志不清,1小时内就由送到医院急诊科,诊断结论是“心房纤颤引起的脑栓塞”。随后,脑病一区神经介入团队通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老人系左侧颈内动脉系统闭塞,但不是短段闭塞,而是从颈内动脉起直到大脑中动脉全段血栓。老人的情况很棘手,静脉溶栓开通成功率几乎为零,介入手术开通难度也较大。
刘志华主任医师介绍,当时,手术医生先找到了血栓头端,通过“机械手”拉出部分血栓,连续两次,部分起效,但整个通道没有开通。于是改变策略,从血栓内部机械碎栓加药物溶栓,又有部分疗效。最后从血栓尾部取栓加导管吸栓,血管终于全部开通,手术达到了最佳效果,患者神志转清,肢体肌力恢复。
颈动脉狭窄
犹如大运河拥堵
有一个来自豫北的病人,70岁,入院前一天在家偏瘫好几次,在当地用药物控制不住。到医院脑病科后被诊断为颈动脉90%的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后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症状解除。
很多中风祸起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重则脱落引起缺血性脑中风,轻则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装支架有两个适应证:
●症状性狭窄,比如右边脑梗了,右侧颈动脉狭窄超过50%。
●非症状性狭窄。没症状,但梗塞超过70%。
轻度颈动脉斑块,可以遵医嘱服用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
中医药优势助力手术效果
刘志华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虽是西医出身,但在医院工作的26年里,见识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医院脑病科在手术治疗脑中风时,应用中药“血肿消”和醒脑灌肠液,对病人恢复意识和促进脑内血肿吸收有显著作用。
血肿消是活血化瘀的,脑出血需要止血,为何还要活血?
中医认为,出过的血是离经之血,是瘀血,血肿消是脑病科王松龄教授的经验方,组方里的活血化瘀中药,有双向调节作用,既活血又止血,并不会导致新的出血。血肿消的应用还能有效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目前已经申报科研课题“血肿消预防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积水的临床研究”。
血肿消是口服的,脑出血病人如果不能口服药物怎么办?医院脑病科还有另一个中医制剂——醒脑灌肠液。醒脑灌肠液是医院崔应麟院长的方子。中医认为,脑出血虽瘀在脑,但可影响肺、胃、肠等脏腑,致热瘀交结,表现为瘀热内闭之证。而急性脑出血者90%以上有热结便秘,所以应用醒脑灌肠液通腑泄浊,可醒脑开窍,促进血肿吸收。
精细化管理
将心比心关爱病人
医院脑病科一区、三区有两个管理手册:《一个脑科医生的“医疗提醒”》和《一个给脑科医生的“护理提醒”》,这两个册子是刘志华根据自己20多年的临床经验撰写的。册子中有要求,也有示范,咋跟患者沟通,咋接电话,咋下医嘱,里面都有详细说明。
《一个脑科医生的“医疗提醒”》中说:当你接诊患者时,有一个细节首先要注意,让患者及家属坐下,这样一个小小动作,会迅速拉近你和病人的距离。老年患者站着诉说病情,年轻医生视而不见,基本礼节都不懂,能成为好医生吗?
他要求医生不能抱着双臂查房,要求医生亲自为患者复测血压,“脑病科要求测量双侧血压,亲自测量你会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好的习惯需要一遍遍强化,设立规章制度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提升效率,减少差错。正是有了严格管理,医院的脑病科在省内同行面前赢得认可,在患者中赢得口碑。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大河健康网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