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患者
你能想象一个36岁的人已经患小脑萎缩14年了吗?
医院最近收治了一名患者。她才36岁,年检查出小脑萎缩。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一开始她的症状还不是很明显,只是感觉头晕、乏力,拿不起重物。七八年前,她的病情开始加重:走路不稳,往前俯冲,摔跤成了家常便饭。本来一直坚持在外打工的她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于是和丈夫回到了四川老家。
患者走路不稳
这名患者的丈夫患癫痫21年了,现在仍然不定期发作,通常几天或者半个月发作一次,多的时候一天会发作几次。
她在家帮忙照看两岁多的小儿子,丈夫和老妈妈一起干杂活、喂猪。他们的大儿子17岁了,但是因为没钱负担学费和生活费,只好辍学打工,现在在一家饭店做洗碗工。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每个月块的低保,以及老父亲在外打工挣的一点钱。家里现在负债6万元。
患者走路易摔倒
她以前吃药治疗,但是效果欠佳。十几年过去了,病情越来越重,来到成都寻求进一步治疗。小儿子每天打电话来找爸爸妈妈,她听着孩子的声音,心里很矛盾:想回去照顾孩子,但是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垮掉,不知道还能陪他多久;想继续治疗,但经济负担实在有点重。医院正在想办法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
我国小脑萎缩患者大约有7-8万人,并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小脑萎缩病程的发展,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了解小脑萎缩的症状表现,以便及时治疗、控制十分有必要。
那么小脑萎缩各个阶段都有些什么表现呢?
初期症状
走路有眩晕感;动作反应不灵活,提重物有困难;肌肉僵硬,无法精确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静止站立时,身体会前后摇晃,端水时容易溅出;眼球转动有障碍,无法快速的转移目标;辨别距离能力较差。
中期症状
四肢、肌肉不协调感加重,运动失调现象明显;无法控制姿势与步伐,状似企鹅行走;摇摇晃晃,身体无法保持平衡,易摔跤;舌头打结、说话不清楚,写字有困难,吃东西或喝水时容易被呛。
晚期症状
说话极不清楚,无法控制音调,甚至无法言语,写字无法辨认,吞咽困难;无法站立,甚至无法坐起,需靠轮椅代步,或卧床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大脑或周围神经受到波及,患者智力会受到影响;或合并心肺等严重并发症。
脑是躯体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若小脑萎缩,患者会出现步态不稳、跑步困难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还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晚期甚至可能出现肺炎、心力衰竭,威胁生命。医院专家提醒,如果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出现上述情况,医院做专业检查和诊断。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