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右侧岩斜区占位病变切除术
TUhjnbcbe - 2021/2/9 0:19:00
公益中科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斜坡脑膜瘤约占后颅窝脑膜瘤的11%,肿瘤附着于斜坡,可偏于一侧,大多是球状。肿瘤压迫桥小脑,将之推向背侧和对侧,瘤组织可嵌入桥脑中,颅神经被推移牵张或包裹在瘤内。基底动脉常被推向对侧,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常有分支进入瘤中。毡状肿瘤占极少数,对脑干推移压迫较少,常将颅神经和颅底动脉包埋入瘤中。

患者成某某,女性,68岁,住院号:。患者因“间断间断头晕2月”于-12-06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晕,随后出现尿失禁,不能自行控制,一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活动无力,医院,外院检查头颅MR示鞍区巨大占位性变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治疗。于-12-12全麻下为患者行“右侧岩斜区占位病变切除术”,术程顺利,病理报告示:(鞍区)纤维型脑膜瘤WHOⅠ级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李业海

麻醉师:杨明明

手术护士:陈林张健中

护理团队:李立娜、杨春婷、李小锋、李琼、李蜜、陈小清等

图1:术前CTA示右侧岩斜区占位性病变内存在多发小血管,考虑为脑膜瘤可能,邻近双侧颈内动脉、基地动脉及右侧大脑后动脉明显受推挤

图2:术前MR示右侧岩斜区示一分叶状占位性病变,范围约4.4*4.7*4.7cm,病灶侵及鞍内及右侧海绵窦,包绕右侧劲内动脉

图3:术后CT示右侧岩斜区术后改变,右侧岩斜区占位性病变已切除

图4:病理报告示:(鞍区)纤维型脑膜瘤WHOⅠ级

专家点评(张良教授):

脑膜瘤可来源于脑膜的蛛网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多数来源于蛛网颗粒的蛛网膜细胞。肿瘤形态多变,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质韧或硬,有的特别坚硬,手术刀很难切割,大部分边界清晰。岩骨斜坡区脑膜瘤基底位于斜坡、岩骨尖或岩嵴,可向周围扩展,有的可引起局部的骨质破坏。

病理分型:①脑膜内皮型脑膜瘤;②成纤维细胞型;③过渡型;④血管型,包括血管型、血管母细胞型和血管外皮细胞型三个亚型);⑤恶性脑膜瘤等。

手术保住神经是最大的挑战。由于肿瘤起源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多脑神经及脑干损伤。Spetiler报道46例岩骨-斜坡脑膜瘤,术后并发面瘫占30%,听力下降9%,偏瘫1%。多数文献报道50%有脑神经损害症状。后组脑神经麻痹可致呼吸困难等,死亡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达50%左右,目前死亡率已经下降到9%~17%左右。最近的大宗病例统计结果表明:手术全切率为69%,复发率为13%(6年随访)。术后死亡率为3.7%,脑神经损伤率为33%。

所以岩斜坡区脑膜瘤切除永远是神经外科医生的挑战。本例患者术前生活不能自理,靠家里护理。手术中见肿瘤基地很宽,范围上斜坡区、鞍区、鞍旁,地底最难分离在后床突。由于肿瘤部位,切除很困难,术后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因为肿瘤在双侧动眼神经之间,体积大,膨胀生长导致神经延长,加上出血,很难分辨。还有一个特点,肿瘤生长时间长,血供丰富,一部分的肿瘤血运已经参与了脑干供血,当肿瘤切除后脑干有缺血,恢复时间长,这点外科医生要注意。

编辑、排版:李俏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

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

1
查看完整版本: 右侧岩斜区占位病变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