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个案分享听神经瘤术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
TUhjnbcbe - 2021/2/26 2:59:00

1

基本信息

病史:患者余某,男,45岁,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月余”于-05-21入院。

病例特点:患者于2月28日因“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听神经瘤”在全麻下行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止血,护脑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复查头颅CT示:术区去出血,复查头颅MR示:右侧桥小脑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改变,术后病理结果示:神经鞘瘤。目前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需经鼻饲管进食。今为行吞咽康复治疗入院。

2

临床初步诊断

1.右侧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术后

2.吞咽障碍

3

吞咽评估

吞咽功能初期评估结果

1、一般情况

意识清醒,坐位,能言语交流,清晰度欠佳,胸式呼吸为主,最长呼气3S。

2、口颜面功能检查

下颌关节自主运动可,颊肌、唇肌力量可,咀嚼有力,舌的灵活性及协调性欠佳,鼓腮动作欠佳,鼻腔漏气,软腭上举力量减弱。

3、喉功能

最长发音4S,音质嘶哑,咳嗽反射存在,咳嗽反应时间马上;清嗓动作存在。

4、反射

咽反射减弱;呕吐反射完整;吞咽反射减弱。

5、吞咽功能检查

1)吞咽动作:喉上抬幅度0.5cm,吞咽启动延迟5s;

2)RSST:0/30s;

3)洼田饮水试验:V级(差)频繁呛咳,10秒钟内全程咽下困难;

4)颈部听诊:吞咽湿罗音及液体振动音。

6.摄食-吞咽功能等级

I级2重度误咽严重,吞咽困难或无法进行,只适合基础性吞咽训练;

吞咽造影检查

患者于年5月22日行吞咽造影检查,吞咽造影结果显示存在咽期功能障碍,环咽肌完全不开放,有明显误吸。

评估与分析

吞咽与呼吸协调功能差;

软腭运动功能差,鼻漏气明显;

音质异常,考虑声带关闭不全;

咽喉部肌群力量差,吞咽启动延迟,喉上抬力量差,唾液误吸明显。

环咽肌完全不开放

4

治疗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综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连续治疗15天。综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

1、吞咽低频电刺激

加强吞咽肌群力量,30分钟/次,5次/周

2、冰刺激训练

用冰棉棒快速点刺激软腭、腭弓、舌后部、咽部、颊部,刺激完后做一次空吞咽。5次/组,5组/天。

3、Shaker训练

让患者取平卧位于床或舒适的平面上,向上抬起头颈(双肩不可抬离床面),尽力使双眼盯住脚尖,保持一分钟。头放松回到原位,再保持一分钟,重复此动作30次以上。2组/天

4、呼吸训练

通过提高呼吸控制能力来控制吞咽时的呼吸,强化腹肌、强化声门闭锁。嘱患者用鼻吸口呼,3次/组,5组/天

5、门德尔森训练

用拇指和食指置于环状软骨下方,患者喉部开始上抬时,辅助上推并维持3S以上。注意要先让患者感到喉部上抬,上抬逐渐诱发出来后,再让患者有意识地保持上抬的位置。3次/组,5组/天。

6、球囊扩张术训练

采用14号导尿管经鼻食管球囊扩张术,分级扩张,患者首次扩张球囊注水基数为3ml,球囊容积每天约增加0.5-1ml。10组/天,5次/周,扩张至第5天注水量为5.0~5.5ml,开始尝试摄食训练,初始3ml米糊,进食后无咳嗽,无残留,10ml米糊吞咽稍费力,有少量残留。每天扩张注水量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后进行治疗性进食量,进食过程配合声门上吞咽法。

5

训练结果

经过15天上述综合吞咽训练后,患者可经口进食普食,g/餐,进食过程吞咽启动速度可,无呛咳、无残留,临床治愈,成功拔除胃管。

(出院后吞咽情况)

作者简介徐淑英主管治疗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工作10年余。擅长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术后神经系统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曾在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信息来源:医院康复治疗科

图文编辑:陈绮雯

审核:周武/刘丽容

促进康复技术与管理交流

宣传康复科普

传播学科文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案分享听神经瘤术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