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重磅初级护师的考点集锦
TUhjnbcbe - 2021/3/8 18:25:00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护考大盘点—消化系统重点指数★★★★★

第3章消化系统是重点章节。考察分值在23分左右。第3章教材内容共计22节,本章节题目稍侧重在《专业实践能力》科目考察,《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能力》题目考查比例为3:7。消化系统知识包含大量考点,可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学习。

小儿生理性流涎最明显的月份:5~6个月。

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鹅口疮(雪口病):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不宜擦去。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

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感染。黏膜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慢性胃炎:致病菌是幽门螺杆菌(HP)。

胃炎最可靠确诊检查:胃镜。

消化性溃疡好发部位:(1)十二指肠溃疡:球部。(2)胃溃疡:胃角、胃窦小弯。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最严重);幽门梗阻(餐后饱胀呕吐)。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1)胃溃疡:剑突下正中。餐后痛(进食-疼痛-缓解)。(2)十二指肠溃疡:饥饿痛或空腹痛(疼痛-进食-缓解)。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腹泻、大便有黏液脓血、腹痛及里急后重。首选药:柳氮磺吡啶(SASP)。

人工喂养儿容易腹泻的原因:不能从母乳中获得SIgA。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轻度中度重度失水占体重百分比3%~5%5%~10%>10%精神状态稍差,略烦躁烦躁或萎靡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弹性稍差差极差口腔黏膜稍干燥干燥极干燥眼窝及前囟稍凹陷明显凹陷深凹陷,眼睑不能闭合眼泪有少无尿量稍少少无休克症状无无有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血钠(mmol/L)<~>口渴不明显明显极明显皮肤弹性极差稍差尚可血压明显下降下降正常/稍低神志嗜睡/昏迷萎靡烦躁/惊厥低钾血症:精神不振、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臀红患儿使用红外线灯:15~20分钟/次,2~3次/日。灯距为35~45cm。

几种常用混合液组成混合溶液生理盐水5%~10%葡萄糖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张力应用1:-1/2轻、中度等渗性脱水2:12-1等张低渗性或重度脱水2:3:/2轻、中度等渗性脱水4:3:/3中度、低渗性脱水1:-1/3高渗性脱水1:-1/5生理需要不同病因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发病特点发病特点全身症状大便特点大便检查轮状病*肠炎(秋季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以6~24个月婴幼为多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中*症状不明显,常伴脱水、酸中**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含少量黏液,无腥臭味,每日几次到几十次,量多少量白细胞,血清抗体多在感染后3周上升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多见气温较高季节常有恶心呕吐、里急后重及全身中*症状,甚至休克大便呈黏液、脓血便、有腥臭味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金*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不同程度的全身中*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含黏液,少数为血便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生后不久即腹泻,不需特殊治疗,不影响生长发育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精神、食欲好,体重增长正常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肠梗阻的症状及特点症状特点腹痛机械性阵发性剧烈腹痛绞窄性腹痛发作间隙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麻痹性持续性胀痛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样麻痹性呕吐呈溢出性血运障碍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腹胀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全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黏液样粪便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果酱样血便;X线空气灌肠——“杯口状”阴影。

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右下腹压痛——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减轻腹壁张力)减轻疼痛。

腹外疝发病的主要原因: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

斜疝与直疝的区别鉴别要点斜疝直疝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较多较少

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最有意义的鉴别之处在于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是否出现。

内痔=无痛性血便+便带鲜血+静脉样团块。

外痔=肛门疼痛+便鲜血+肛门口触痛肿物。

肛裂=便时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裂口。肛裂好发于胸膝位时肛门的12点处,截石位时的6点处。

门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腹壁和脐周静脉、痔静脉)和开放、腹水(形成侧支循环时,最重要的交通支为食管-胃底静脉)。

肝对雌激素及醛固酮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雄激素下降→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失调不孕等,肝掌(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红斑)及蜘蛛痣(于上腔静脉引流部如面、肩、上胸部)。

肝硬化最突出表现:腹水。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及常见死亡原因:肝性脑病。

肝硬化伴腹水患者限制钠、水的摄入:限制盐在1~2g/d,限制水在ml/d左右。肝硬化腹水多为漏出液。

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

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病因:病*性肝炎后肝硬化。

肝性脑病临床表现: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简记口诀:一期(前驱期):性格改变行失常;二期(昏迷前期):意乱行失睡眠障;三期(昏睡期):昏睡神乱神经征;四期(昏迷期):不能唤醒神志丧。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依据:在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疸)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这五联症(Reynolds五联症)即可诊断。

胆道蛔虫病: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首选检查是B超。

胆石症:饱餐、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

T形引流管拔管指征:*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

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饮酒突然腹痛+放射痛。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病因:胆道疾病(胆石症)。首选治疗:禁食和胃肠减压。

急性胰腺炎患者禁用吗啡: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

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

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内镜检查(出血后24~48小时)。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黑便则表明出血量在50~ml以上。

穿孔性病变:腹痛突然,呈刀割样持续性剧痛。腹膜刺激征。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

肠梗阻典型症状: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判断急腹症病因及其病情变化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直肠指检。消化道穿孔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机械性肠梗阻时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肠管内存在多个气液平面,麻痹性肠梗阻时可见普遍扩张的肠管。

异位妊娠破裂: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可抽得不凝血液。

腹腔穿刺液提示:不凝固性血性-腹腔内出血;混浊液或脓液-消化道穿孔或腹腔内感染;胆汁性液体-胆囊穿孔;淀粉酶阳性-急性胰腺炎。诊断尚未明确的急腹症病人:禁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性止痛剂,必要时可用阿托品解痉,因为此药不致掩盖症状。禁忌给病人灌肠和用热水袋热敷、禁用腹泻药。

初级护师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小儿保健......................................................2

第三章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3

第四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6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9

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0

第八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2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

第十一章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15

第十二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15

第十三章小儿结核病的护理................................17

第十四章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18

第一章绪论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从各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

2.儿科护士的角色:护理计划研究和执行、健康教育咨询和协调、都代言。(1)护理计划者。

(2)护理研究者。

(3)健康咨询者。

(4)健康协调者。

(5)健康教育者。

(6)护理活动执行者。

(7)患者代言人。

3.护士的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

(4)身体、心理素质。

第二章小儿保健

1.第一生长高峰是婴儿期;第二生长高峰是青春期。

1.胎儿期:共40周。重点防畸12周。

2.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生后28d止(在婴儿期内)。新生儿早期(出生后不满7天)。

3.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g)至出生后7足日,死亡率最高。

4.幼儿期:自满1周岁至3周岁之前。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性格形成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起(6~7岁)至青春期前。

7.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8.体重是营养状况最易取得的敏感指标。

9.出生体重平均约为3.3kg;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kg)。

10.体重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7~12月:体重(kg)=6(kg)+月龄×0.~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

11.新生儿出生时平均50cm,1岁时75cm,2岁时86~87cm。

12.身长计算公式(2~12岁):身高(cm)=年龄(岁)×7+70(cm)。13.一岁时头围约为46cm(此时与胸围相同)。

14.牙齿:4~10个月出乳牙,12个月未出为牙萌出延迟。2.5岁时出齐。15.前囟呈菱形,后囟三角形;额顶前囟成,一年半载合,两月后囟闭。前囟后囟形状菱形三角形关闭时间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出生时已很小或闭合最迟关闭时间1~1岁半6~8周

16.小儿生长的需要量:小于6月龄婴儿平均需要量为90kcal/kg,7~12月龄为80kcal/kg,每增长3岁减少10kcal(42kJ)/kg,到15岁时约为60kcal(kJ)/kg。

17.新生儿咿呀叫;二个月微微笑;四个月笑出声;七、八个月把爸爸妈妈叫;一岁说再见;三岁唱歌谣。(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是10个月)

18.母乳喂养可以满足6个月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19.初乳中含sIgA、乳铁蛋白。

20.初乳——4日以内;过渡乳——5~14日;成熟乳——14日~9个月;晚乳——10个月以后。

21.哺乳后婴儿应保持右侧卧位。

22.糖类是最重要供能物质。实际产能最多的是脂肪。

23.添加辅食顺序:支离破碎(泥6破9碎12)4~6个月:泥状食物。(泥)7~9个月:末状食物。(末)10~12个月:碎状食物。(碎)月龄食物形状引入的食物餐数主餐辅餐进食技能4~6个月泥状食物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蛋*、菜泥、水果泥6次奶(断夜间奶)逐渐加至1次用勺喂7~9个月末状食物粥、烂面、烤馒头片、4次奶1餐饭学用杯

饼干、鱼、全蛋、肝泥、肉末1次水果10~12个月碎食物厚粥、软饭、面条、馒头、碎肉、碎菜、豆制品、带馅食品等2餐饭3次奶1次水果抓食断奶瓶自用勺

24.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抗原(疫苗、类*素等)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免疫产生的时间慢,1~4周快,立即免疫维持的时间较长,半年至数年较短,2~3周主要途径疾病的预防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25.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75%乙醇消*。

26.出生乙肝卡介苗,月脊髓好,月百白破,8月麻疹2岁脑。

27.五苗防七病疫苗种类注射时间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麻疹出生√√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8个月√18~24个月√√4岁√6岁√

28.预防接种后全身反应:接种后24小时内体温升高,体温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

29.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晕针:空腹、疲劳、紧张或恐惧等情况下出现。

3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四肢湿冷、呼吸困难等。此时让患儿平卧,头稍低,氧气吸入,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肾上腺素0.5~1ml。

第三章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1.根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37周≤胎龄<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28周≤胎龄<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胎龄≥42周的新生儿。

2.根据出生体重分为

(1)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0g并≤g的新生儿。

(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0g的新生儿。

(3)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0g。

(4)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g。

(5)巨大儿:出生体重>g的新生儿。3.新生儿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贲门(胃入口)发育差,幽门(胃出口)括约肌较发达易溢奶。4.IgG是唯一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A、IgM不能通过胎盘。

5.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都不用特殊处理

(1)生理性体重下降:下降10%以内,10日内恢复(十全十美)。

(2)生理性*疸:生后2~3日出现,4~5日最重,2周内消退。

(3)生理性乳腺肿大:乳腺内有蚕豆到鸽蛋大小的肿块,多于2~3周消退。

(4)假月经:部分女婴生后5~7日,阴道流出少量血液,持续约1周,不必处理。

(5)“板牙”、“马牙”: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切缘上有*白色小斑点,不需处理。

6.新生儿容易发生低体温→小血管收缩→微循环障碍肢端发冷→心功能低下→缺氧→能量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多器官功能衰竭。

7.Apgar评分简单记忆:心、肌、呼、弹、皮五项。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体征0分1分2分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躯干红四肢紫全身红心率(次/分)无<>弹足底或插鼻管后反应无反应有皱眉动作哭,喷嚏肌张力松弛四肢略屈曲四肢活动好呼吸无慢,不规则正常,哭声响8.Apgar评分: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呼吸。0~3分——重度窒息(急救),4~7分——轻度窒息。

9.淹溺、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复苏方案:保持呼吸道通畅(A);通气(B);胸外按压心脏(C):按压部位——胸骨体下1/3,频率为次/分,按压与通气比为3:1;药物治疗(D):静脉、气管内注入1:肾上腺素;评价(E)。成人心肺复苏用“CABDEF”方案。

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核心是缺氧,最主要病因是围生期窒息。11.脑损伤的部位:足月儿主要累及脑皮质、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则易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12.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肝功能不全改用苯妥英钠,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地西泮或水合氯醛。

13.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脑水肿:首选呋塞米。

14.亚低温治疗后,复温宜缓慢,时间大于5小时,体温上升速度不高于每小时0.5℃。

15.缺氧缺血性脑病了解脑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首选CT,1周内选用脑电图。

16.新生儿缺血缺氧性颅内出血——未成熟儿多见。主要原因:缺氧或产伤。17.*疸的鉴别生理性*疸病理性*疸出现时间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疸,4~5生后天最重;早产儿*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持续时间足月儿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最长可延迟到3~4周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mg/dl)。每日上升小于85μmol/L>~μmol/L(12.9mg/dl~15mg/dl)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其他条件一般情况良好*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2μmol/L

18.胆红素脑病的表现和分期分期表现持续时间警告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12~24h痉挛期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惊厥,发热12~24h恢复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减少,呼吸好转,肌张力渐恢复2周后遗症期出现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胆红素脑病四联症)。常遗留脑瘫、智力落后病后2月或更晚,持续终生

19.新生儿溶血病胎数发生情况临床表现治疗ABO溶血第一胎母为O子为A或B*疸(轻)首选光疗Rh溶血第二胎RH(-)母亲怀第2个RH(+)的孩子*疸(重)肝脾肿大、严重贫血首选换血

2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21.肺部X线检查是确诊RDS最佳手段。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白肺。

22.新生儿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乳汁吸入性肺炎吸入物羊水胎粪乳汁临床症状呼吸改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青紫、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缺氧症状:(皮肤、指甲、口腔黏膜呈*绿色)神经系统:(双目凝视、尖叫、惊厥)有乳汁流出

23.新生儿肺炎的抗生素选择:肺炎链球菌、B族β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金*色葡萄球菌--头孢菌素;大肠埃希菌--阿米卡星;呼吸道合胞病*--利巴韦林(病*唑);衣原体肺炎--红霉素。

24.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最多见。

25.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五不一低下反应差(低下);嗜睡,不动;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体重不增。

26.新生儿败血症特异性体征:脐部有脓性分泌物。

27.新生儿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28.复温轻、中度硬肿重度硬肿判断标准肛温>30℃,腋-肛温差为正值肛温<30℃,腋-肛温差为负值暖箱温度30℃比肛温高1~2℃复温所需时间6~12小时12~24小时

29.新生儿破伤风:初期表现烦躁不安,咀嚼肌先受累,苦笑面容——本病主要表现。

30.新生儿破伤风:控制痉挛首选地西泮。注射破伤风抗*素(TAT)。

第四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1.小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为喂养不当。

2.营养不良表现

①最早表现:体重不增。

②最主要表现:皮下脂肪减少。

③最具特征性表现:体重减轻。

④最先出现的是:腹部。最后出现是:面颊。

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缺铁性贫血。

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自发性低血糖。

3.皮下脂肪消耗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4.营养不良三低一慢:体温低、脉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

5.婴幼儿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特点营养不良程度Ⅰ度(轻)Ⅱ度(中)Ⅲ度(重)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25%~40%40%以上腹部皮褶厚度0.4~0.8cm<0.4cm消失身高(长)正常低于正常明显低于正常肌张力正常明显降低、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精神状态正常烦躁不安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6.营养不良患儿辅助检查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白蛋白降低。

7.体重超正常的10~19%者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即为肥胖。轻度肥胖:超过均值20%~29%者;中度肥胖:30%~49%者;重度肥胖:超过50%者。

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日光照射不足。

9.佝偻病活动期(激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部位名称好发年龄头部颅骨软化,乒乓球样3~6个月方颅、鞍形颅7~8个月出牙延迟1岁出牙,2.5岁仍未出齐胸部肋骨串珠(7~10肋最明显)1岁左右郝氏沟鸡胸、漏斗胸四肢手镯或脚镯>6个月“0”形腿或“X”形腿>1岁脊柱后弯、侧弯学坐后

10.佝偻病初期表现为易激惹、枕秃。

11.“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

12.新生儿生后2周起每日补充维生素D~IU。早产儿、双胎儿应补充VitD~IU/d,3个月后改为~IU/d。

1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直接原因——血清离子钙降低。

14.手足搐搦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发作。

15.手足搐搦症患儿的特殊性体征:面神经征、陶瑟征阳性、腓反射。

16.手足搐搦症控制惊厥与喉痉挛——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地西泮;10%葡萄糖酸钙静推。

17.小儿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皮下脂肪减少=营养不良

18.小儿冬季出生+方颅、抽搐、无热+血钙低=佝偻病搐搦症

19.小儿冬季出生+方颅、鸡胸、OX型腿+血生化、骨X线=佝偻病

20.手足搐搦症:血清钙离子浓度1mmol/L(4mg/dl)以下。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生理性流涎:5~6个月时显著。

2.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3.婴儿粪便粪便颜色性质气味胎粪墨绿色质黏稠无臭味人乳喂养金*色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不臭,有酸味牛、羊乳喂养淡*色较稠,多成形较臭混合喂养喂牛乳者相似喂牛乳者相似与喂牛乳者相似

4.口炎分型致病菌好发年龄局部表现全身表现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1~3岁*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拒食、流涎、哭闹、烦躁、发热(低热或高热38~40℃)、颌下淋巴结肿大溃疡性口腔炎婴幼儿溃疡表面有灰白色假膜,易拭去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鹅口疮(雪口病)白色念珠菌新生儿和营养不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不宜擦去患处不痛,不流涎或激素

5.鹅口疮局部涂药: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合液

6.溃疡性口腔炎局部涂药:2.5%~5%金霉素鱼肝油。

7.疱疹性口腔炎局部涂药:疱疹净(碘苷)。

8.小儿腹泻2个发病高峰:夏季(6、7、8月);秋冬季(10、11、12月)。

9.脱水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精神稍差萎靡、烦躁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眼泪少明显减少无前囟、眼窝稍凹陷明显凹陷深陷皮肤干、弹性可干、弹性差干、弹性极差尿量稍减少明显减少极少或无末梢血循环正常四肢稍凉四肢厥冷心率正常快快、弱血压正常正常或稍低血压下降体重减少<5%5%~10%>10%

10.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点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血钠(mmol/l)<~>口渴不明显明显极明显皮肤弹性极差稍差尚可血压明显下降下降正常/稍低神志嗜睡/昏迷萎靡烦躁/惊厥

11.低钾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精神萎靡,腱反射↓,腹胀,肠鸣音↓甚至肠麻痹,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心电图示T波改变、ST段↓,T波低平,出现u波。

12.低钙和低镁血症:一般不严重,表现为抽搐或惊厥;补钙后症状仍不好转,考虑低镁血症。

13.急性腹泻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2个月以上。14.肠炎病原体大便特点大便镜检轮状病*蛋花汤、无腥臭有脂肪球、少白细胞,无红细胞产*性细菌量多水样或蛋花汤样,混有粘液无白细胞侵袭性细菌有粘液、有脓血、有腥臭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出血性细菌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量红细胞金葡菌*或暗绿色,水样,黏液样多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

15.微生态疗法:首选双歧杆菌制剂。与抗生素间隔至少2小时。

16.口服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且无严重呕吐者。按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80~ml/kg喂服,于4~6小时喂完。

17.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胀+脐周或上腹部持续性钝痛+赤豆汤样血水便或红色果酱样便。

18.碳酸氢钠溶液:治疗代谢性酸中*的首选药物。

19.常用混合液的组成混合溶液生理盐水5%~10%葡萄糖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张力应用1:-1/2轻、中度等渗脱水2:12-1等张低渗或重度脱水2:3:/2轻、中度等渗脱水4:3:/3中度、低渗脱水1:-1/3高渗性脱水1:-1/5生理需要

20.液体的张力=液体等张含钠液的份数/液体的总份数=(NS+SB)/(NS+GS+SB)

21.非电解质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葡萄糖溶液。

22.婴幼儿轻度脱水补液应<50ml/kg;中度脱水补50~ml/kg;重度脱水补~ml/kg。

23.低渗脱水补2/3张~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1/2张~2/3张含钠液;高渗脱水补1/3张~1/4张含钠液;扩充血容量:2:1等张含钠液;

24.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合计为:轻度脱水约90~ml/kg;中度脱水约~ml/kg;重度脱水约~ml/kg。25.累积损失量——8~12小时内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l/kg。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右侧支气管粗短,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病原体柯萨奇A组病*腺病*

3、7型好发季节夏秋季春夏季症状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呕吐等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征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咽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有球结膜充血,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病程1周左右病程1~2周3.抗病*药——利巴韦林。

4.急性感染性喉炎: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

5.消除喉炎喉头水肿——1%~3%的麻*碱和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6.急性感染性喉炎分度分度临床表现体征Ⅰ度安静时无症状,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心率无改变Ⅱ度安静时有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可闻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增快Ⅲ度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及指呼吸音明显减弱,心音低钝,心(趾)发绀,双眼圆瞪,惊恐状,头部出汗率快Ⅳ度衰竭状态,昏迷或昏睡、抽搐,面色苍白,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不明显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音低钝,心律不齐

7.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如肿瘤、气管异物、喉头水肿等。

8.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的痉挛或炎症所致。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等。

9.小儿肺炎发达国家病*为主;发展中国家细菌为主。

10.小儿肺炎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呼吸衰竭;低氧血症、高热、进食少→代谢性酸中*;进食少、利尿及激素→低血钾,导致低钾性碱中*。

11.重症肺炎临床表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性心肌炎、中*性肠麻痹、中*性脑病。

12.肺炎支原体肺炎:年长儿、咳嗽重、体征无、X线重。突出表现——刺激性干咳

13.呼吸道合胞病*肺炎:低热性喘憋性肺炎。

14.腺病*肺炎:高热(稽留弛张热)性喘憋伴肺部实变。

1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弛张高热,伴肺部小脓肿。

16.小儿肺炎诊断首选——X线(肺炎阴影)。

17.小儿肺炎抗生素使用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日,临床症状消失后3日。

18.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或退而复升,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应考虑脓胸或脓气胸。

19.小儿肺炎一般鼻导管给氧。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缺氧明显面罩给氧。

20.急性支气管炎:上感症状+双肺呼吸音粗啰音+哮喘性支气管炎.

第七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新生儿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部分主要为右心室。

2.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等。

3.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最严重,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

4.室间隔缺损(VSD):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肺动脉高压显著,产生自右向左分流时,持久性青紫——艾森门格综合征。

5.室间隔缺损典型体征: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3~5/6级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6.法洛四联症(TOF):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主要畸形。蹲踞症状。记忆窍门:飞侠(肺动脉狭窄,最主要)失去(室缺)四大(右心室肥大)坐骑(主动脉骑跨)

7.小儿先心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TOF青紫潜伏性青紫潜伏性青紫差异性紫绀持续性青紫肋间胸左缘2、3肋间3、4肋间第2肋间胸左缘2、3、4肋间杂音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全收缩期杂音持续性“机器”样杂音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其他特征--差异性紫绀周围血管体征-P2亢进亢进亢进减弱X线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双侧心室增大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并发症肺炎肺炎肺炎脑血栓、脑脓肿治疗介入介入/手术介入/手术、消炎痛一期根治手术,新福林、心得安

8.休息是恢复心脏功能的重要条件。

9.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吗啡及普萘洛尔抢救治疗。

10.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液黏稠度高,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补液,必要时静脉输液。

11.小儿先心20~22℃,湿度55%~60%,肺炎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60%为宜。

12.心音概念第一心音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第三心音青少年可见第四心音多数病理性机制第一心音房室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突然关闭第二心音半月瓣(主A瓣和肺A瓣)突然关闭听诊特点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心音改变心音增强二狭、发热、甲亢心音减弱心肌炎、心肌梗死、休克额外心音奔马律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重症心脏病病人,提示左心室心肌极度衰弱心脏杂音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之间的杂音舒张期杂音第二心音之后,下一个第一心音之前的称舒张期杂音

13.心影

(1)靴形心:是指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由钝角变为近似直角,使心浊音界呈靴型,因其常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也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又称为主动脉型心,也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2)梨形心:左心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浊音界扩大,使心腰消失。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均扩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向外扩大,心腰部更为饱满或膨出,使心浊音界呈梨形。因其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型心。

(3)普大心:是“心脏普遍扩大”的简称,它是心脏外形的一种表现,通过心脏X线检查或心脏叩诊可以确定。如果没有心包积液,“普大心”就意味着心室和心房均有明显的扩张。心包积液时,心影可普遍增大,但并非心脏本身的增大。常见于高血压引起的全心衰竭。

第八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胎儿4个月时开始造血活动。

2.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3.生后4~6日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至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第二次交叉),6岁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4.新生儿Hb<g/L;1~4个月<90g/L;4~6个月<g/L为贫血;6个月~6岁Hb<g/L;6~14岁Hb<g/L为贫血。

5.贫血程度分类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血红蛋白(g/L)~~~30<30红细胞数(×/L)4~33~22~1<1

6.缺铁——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巨幼细胞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7.血清铁蛋白是体内贮铁的敏感指标。

8.血清铁(SI)减少;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血清铁蛋白(SF)降低,<16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0.15,即可诊断缺铁性贫血。

9.缺铁贫行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停药。

10.铁剂使用:两餐之间服用;宜与维生素C同服;忌与茶、钙同服;可用吸管服以防牙齿被染黑;深部肌内注射。

11.铁剂用药2~3日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说明治疗有效。

12.维生素B12缺乏患儿常表情呆滞,少哭不笑、嗜睡;重者肢体、躯干、头部或全身震颤,甚至出现抽搐。

13.巨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及维生素C+挑食+烦躁、易怒+皮肤蜡*、瘀点+精神神经异常(MCV>94fl)14.缺铁性贫血=小儿挑食+苍白、反甲+异食癖+铁代谢异常+注意力异常(MCV<80fl)

15.紫癜血液病病因血常规症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骨髓中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生成的血小板功能不正常及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值轻者有皮肤,牙龈,鼻子出血,严重者会有内脏及颅内出血会危及生命过敏性紫癜不属于血管的炎症性反应正常四肢出现对称分布的出血点,此病容易影响到胃肠道、关节及肾脏

16.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急性型: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多为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癜,皮疹分布不均,四肢为多。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2)慢性型: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

17.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

18.紫癜患者口、鼻黏膜出血——浸有1%麻*碱或0.1%肾上腺素棉球、纱布或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少尿: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ml,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记忆提示:2、3、4,学龄前期是指3周岁以后,所以不能低于“3”。

2.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新生儿每千克体重少于0.5ml/h。

3.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4.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下行性、非凹陷性。VS单纯性肾病-全身凹陷性水肿。

5.高血压脑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若能及时控制高血压,脑症状可迅速消失。

6.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下床轻微活动;(下雪:下床活动,血压正常)。

7.急性肾炎:2周内应卧床;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上学;Addis计数正常——恢复正常生活。

8.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水肿。

9.单纯性肾病:全身凹陷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明显。

10.肾炎性肾病:水肿不重,四大特征、明显血尿、高血压、血清补体下降和氮质血症。

11.小儿泌尿道感染:上尿路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肾区叩痛、遗尿。下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12.白细胞>5个/HP——怀疑尿路感染。

13.泌尿道感染的尿培养:中段尿菌落数≥/ml可确诊,~/ml为可疑,</ml为污染。

14.泌尿道感染者高热、头痛、腰痛——应用解热镇痛剂。

15.泌尿道感染: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酌情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药或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小儿脊髓: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2腰椎之间。

2.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3.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反射迈步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觅食、吸吮反射消失年龄2~3月3~4月3~6月4~7月

4.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如降落伞反射9~10个月时出现;平衡反射10~12个月时出现等。

5.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2

6.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7.化脓性脑膜炎

(1)暴发型:起病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皮肤淤斑,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和DIC,可死亡。

(2)亚急型:头痛、发热、呕吐、烦躁易激惹、精神萎靡、目光凝视、惊厥、昏迷、脑疝。

8.脑膜炎患儿的体温大于38.5℃,30分钟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物理降温(头枕冰袋、乙醇擦浴、温水浴),药物降温(阿苯片、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9.穿脱衣原则: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10.神经系统病症的鉴别典型表现幼婴及新生儿的表现急性感染中*与脑功能障碍症状急性发热、意识障碍、反复惊厥。可能有休克体温正常或降低;不吃、不哭、不动;微小惊厥急性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脑疝尖叫、皱眉、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分离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Brudzinski征不明显

11.化脑=6月左右小儿+冬春季节+皮肤瘀斑、突然高热、化脓脑脊液+抽搐、脑膜刺激

12.结脑=3~6月小儿+低热、盗汗、性格改变、昏迷+结脑脊液

13.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压力↑,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糖和氯化物↓。

14.病*性脑膜炎由肠道病*引起(如柯萨奇病*、埃可病*),其次为虫媒病*(如乙脑病*)。

15.病*性脑膜炎:起病急——发热、恶心、呕吐,年长儿可自诉头痛、颈、背、下肢疼痛、畏光等,但意识多不受累,可有颈强直。

16.病*性脑炎——开始症状轻,发热,随后体温增高出现意识障碍,轻者表情淡漠,重者神志不清、谵妄。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引起脑疝,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17.脑膜炎脑脊液变化对比外观细胞生化病*性脑膜炎清亮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后期)糖和氯化物正常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淋巴糖和氯化物均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浑浊中性粒糖明显降低,蛋白显著升高

18.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主要特征:急性、进行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

19.格林-巴利综合征特征性题眼: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0.格林-巴利综合征:弛缓性瘫痪+口角歪斜+袜套状感觉+低流量氧。

21.痉挛型脑瘫:最多见。病变主要在锥体束,表现多为双侧性,肌张力增高,下肢最明显。

22.共济失调型脑瘫:病变主要在小脑。表现为步态不稳,快变轮换的动作差,肌张力低下,指鼻试验阳性等。

23.脑性瘫痪的病因——核*疸。

2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任性冲动+情绪不稳。

2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

第十一章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

1.风湿性心脏病是导致风湿热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2.风湿热: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心脏炎为最严重表现。

3.风湿热表现:主要表现次要表现检查心脏炎发热(热)红细胞沉降率↑、关节炎关节痛(痛)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舞蹈病血沉增快(增)核左移环形红斑C反应蛋白阳性(白)ASO和(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阳性皮下小结P-R间期延长(常)咽拭培养或快速链球抗原试验阳性

4.风湿热合并心包炎: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形。

5.清除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

6.风湿热表现记忆要点:“关心五环”-关(关节炎)心(心脏炎)五(舞蹈病)环(环形红斑)。

7.风湿热护理:急性期无心脏炎--卧床1个月,合并心脏炎2~3个月;心脏炎伴充血性心衰--卧床6个月。

8.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9.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表现

(1)全身型:典型症状——弛张热和皮疹。

(2)多关节型: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特点是晨僵。

(3)少关节型:侵犯单个关节。

10.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首发症状),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

11.皮质激素——腹型紫癜最有效。

12.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皮疹+皮肤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杨梅舌+多形性红斑

13.川崎病主要死因是心肌梗死。

14.川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

15.川崎病控制炎症的首选药物是阿司匹林。

第十二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三个基本环节。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流行性及感染后免疫性。

3.管理传染源: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城镇要求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5.乙类传染病:城镇要求1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小时。

6.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7.经呼吸道传播: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经虫媒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9.经胃肠道传播:中*性痢疾、脊髓灰质炎。

10.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力武器。

11.麻疹: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源--病人。出疹前后5日,合并肺炎延长至出疹后10日。

12.麻疹的发展表现:麻疹黏膜斑(Koplik斑)——玫瑰色斑丘疹呈片——糠麸状脱屑

13.麻疹的临床表现需与其他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疾病病原发热与皮疹关系皮疹特点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麻疹麻疹病*发热3~4日,出疹期热更高红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发热第2~3日口腔黏膜斑风疹风疹病*发热后半日至1日出疹面部→躯干→四肢,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部并触痛幼儿急疹人疱疹病*6型高热3~5日热退疹出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1日出齐,次日消退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猩红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1~2日出疹,伴高热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持续2~3日退疹,1周后全身大片脱皮高热,中*症状重,咽峡炎,杨梅舌,环口苍白圈,扁桃体炎肠道病*感染埃可病*柯萨奇病*发热时或退热后出疹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日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泡样皮疹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肿大药物疹表现多为原发病引起皮疹痒感,摩擦及受压部位多,与用药有关,斑丘疹、疱疹、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原发病症状

14.麻疹出疹顺序:耳后—发际—头面、颈—躯干腹部四肢,呈“F形”

15.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肺炎。

16.麻疹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

17.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3周。

18.麻疹减*活疫苗预防8月龄初种。

19.注射免疫球蛋白,接触后5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20.水痘-带状疱疹病*。人是唯一宿主。传染源——病人。传播途径——空气飞沫。

21.水痘出疹前1~2日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

22.水痘皮疹特点:四世同堂,瘙痒的水痘。(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的皮疹,向心性分布)

23.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V)为目前首选抗水痘-带状疱疹病*的药物,24小时内用药才有效。

24.水痘高热者给予解热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Reye综合征的危险。

25.猩红热=小儿发热+针尖斑疹+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杨梅舌

26.风疹=小儿发热+出疹同时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27.幼儿急疹=小儿发热+热退疹出

28.猩红热: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抗菌素首选青霉素。

29.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前6日至消肿后9天内均可从唾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日为止。

30.腮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经唾液污染的食具和玩具传播。

31.腮腺炎临床表现:脑膜脑炎(最常见)、腮腺肿胀、睾丸炎和卵巢炎、胰腺炎。

32.中*型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

33.中*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

(1)休克型:感染性休克。

(2)脑型:脑疝为主。呼吸衰竭死亡。

(3)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

(4)混合型:最凶险型。

34.中*型细菌性痢疾: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3次便培养阴性止。

35.夏季、不洁饮食+腹痛、腹泻、理解后重=普通菌痢。

36.夏天、不洁饮食+突发高热、抽搐、休克、昏迷=中*菌痢。

第十三章小儿结核病的护理

1.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2.结核杆菌阴湿处可生存5个月以上,经65℃30分钟或干热℃20分钟即可灭活。

3.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单的结核杆菌灭菌方法。

4.结核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5.结核传染途径:飞沫传播。

6.结核菌素试验:0.1ml(每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皮内注射在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48~72小时观察。

7.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阴性-无硬结或硬结直径<5mm阳性(弱)+红硬,平均直径在5~9mm(中)++红硬,平均直径在10~19mm(强)+++红硬,平均直径≥20mm(极强)++++除硬结外,还有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

8.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主要区别接种卡介苗后自然感染硬结直径多为5~9mm多为10~15mm硬结颜色浅红深红硬结质地较软、边缘不清较硬、边缘清楚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短,2~3天即消失较长,可达7~10天以上阳性反应的变化有较明显的逐年减弱倾向,一般于3~5年内逐渐消失短时间内反应无减弱倾向,可持续若干年,甚至终身

9.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传播的根本措施。

10.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11.结核治疗原则为:早期、适量、联合、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分段治疗。12.抗结核药物种类

(1)杀菌药:全杀菌药:异烟肼(INH)及利福平(RFP)。

(2)抑菌药:乙胺丁醇(EMB)、氨硫脲(TBI)或乙硫异烟胺(ETH)。药品给药途径*副反应异烟肼口服肌注静点周围神经炎、精神症状、皮疹、肝脏损害利福平口服肝脏损害、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乙胺丁醇口服球后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吡嗪酰胺口服肝损害、尿酸血症、痛风、消化道反应阿米卡星肌注Ⅷ脑神经损害、肾*性丙硫异烟胺口服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过敏、皮疹、发热

13.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转归:

①吸收好转;

②病变进展:产生空洞、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支气管内膜结核和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

③病变恶化: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14.原发型肺结核X线:原发综合征胸片——哑铃“双极影”。

15.原发型肺结核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的食物。(三高一富)

16.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病理改变为粟粒样结核结节,均匀布满两肺。

17.急性粟粒型肺结核X线片: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密布于两侧肺野。

18.结核性脑膜炎——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19.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1)早期(前驱期):性格改变,喜哭易怒。

(2)中期(脑膜刺激期):头痛、喷吐、惊厥等。脑膜刺激征。

(3)晚期(昏迷期)。

20.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涂片检查,可查到结核菌。

21.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结脑的典型改变。22.腰穿后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头痛。

23.脑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2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杄菌抗原是敏感、快速诊断结脑的辅助方法。第十四章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1.小儿惊厥病因——高热惊厥最常见。

2.惊厥持续状态:惊厥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

3.视网膜下出血提示颅内出血;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

4.脑电图检查——预后推测(主要用于癫痫);颅脑B型超声波——脑室内出血及脑积水;颅脑CT——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颅脑畸形;磁共振成像比CT更精确。

5.控制小儿惊厥——首选地西泮(安定)

6.小儿惊厥不可怕,防止窒息是关键。遇到此事不慌张,防止刺激用安定(较少一切不必要刺激,药物首选安定)。

7.小脑幕切迹疝:硬脑膜外血肿。意识障碍加重、肌张力增高、两侧瞳孔不等大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重者可呈去脑强直至呼吸、循环衰竭。

8.枕骨大孔疝:硬脑膜下血肿。早期表现为颈强直或强迫头位,逐渐发展出现四肢强直性抽搐,可突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呼吸猝然停止,双瞳孔缩小后扩大,眼球固定,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呼吸、循环衰竭。

9.急性颅内压增高治疗原则:降低颅压——首选20%甘露醇;重症或脑疝者可合并使用利尿药:首选呋塞米(速尿)。

10.颅内高压三联症: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11.防止颅内压增高:避免一切刺激;置患儿于头肩抬高25°~30°侧卧位休息,避免呕吐造成窒息;护理和治疗操作集中进行,动作应轻、快。

12.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中枢性呼吸衰竭。

13.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脑水肿、心肌收缩无力→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肾衰竭→缺氧、酸中*。14.高碳酸血症:早期——烦躁不安、出汗、摇头、意识障碍、皮肤潮红。严重——惊厥、昏迷、视乳头水肿、呼吸性酸中*等。

15.Ⅰ型呼衰: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Ⅱ型呼衰: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65kPa)。

16.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鼻塞、头罩或氧帐,头罩紧急抢救氧流量0.5~1L/分2~4L/分氧浓度<40%50%~60%大于60%或用%时间<4~6小时

17.小儿心功能分级分级表现活动护理Ⅰ级仅有心脏病体征,无症状活动不受限Ⅱ级活动量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增加休息时间,可起床在室内做轻微体力活动Ⅲ级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限制活动,增加卧床时间Ⅳ级安静休息时也有症状活动完全受限绝对卧床休息

18.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指标:

①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次/分,幼儿>次/分;

②安静时呼吸达每分钟60次以上;

③肝大达肋下3cm以上;

④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⑤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

⑥尿少、下肢水肿。19.心力衰竭护理:半卧位休息,床头抬高15°~30°。左心衰竭时,患儿于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

20.左肺右体: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

21.肾前性肾衰竭: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导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出现少尿或无尿。

22.肾衰的电解质紊乱:常表现为“3高3低”,即高钾、高磷、高镁,低钠、低钙、低氯血症,其中高钾血症多见。

23.心跳呼吸骤停: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

24.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

25.抢救措施为C、A、B、D、E、F六点,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A(airway)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建立呼吸;D(drugs)应用复苏药物;E(ECG)心电监护;F(defibrillation)消除心室颤动。

26.新生儿心脏骤停多为呼吸因素所致,其CPR程序为A-B-C。婴儿和儿童的CPR程序为C-A-B。

27.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上方,或婴儿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点下一横指处,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8.按压方法:年长儿——双手掌法;幼儿——单手掌法;婴儿——双拇指重叠环抱按压法;新生儿——环抱法或单手示指、中指按压法;

29.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之比30:2。

30.按压频率:新生儿次/分;按压通气比为3:1,婴幼儿及儿童至少次/分。

31.胸廓下陷幅度:儿童下陷大约5cm,婴幼儿下陷大约4cm。

32.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志:一触二听三四看。

①扪到颈、肱、股动脉搏动,测得血压>60mmHg(8kPa);

②听到心音,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

③瞳孔收缩,为组织灌流量和氧供给量足够的最早指征;

④口唇、甲床颜色转红。

33.脑完全缺血超过4~6分钟时可导致不可逆损害。

34.心脏停搏——1:0的肾上腺素;心搏徐缓——阿托品;室速——利多卡因等。

35.人工呼吸的频率,婴儿为每分钟20次;儿童为每分钟15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初级护师的考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