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轻松学习ldquo自发性蛛网膜
TUhjnbcbe - 2021/3/10 13:05:00
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5606869.html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

女,52岁。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昏迷2小时。体检:颈抵抗(+)。

图1A

图1B

图1C

图2

图3A

图3B

影像学报告描述

鞍上池水平轴位CT平扫(图1A),鞍上池、环池、两侧外侧裂、大脑纵裂密度增高(箭),鞍上池及脚间池闭塞,四叠体池缩小,侧脑室颞角扩大。侧脑室体部水平轴位CT平扫(图1B),右侧外侧裂大量高密度影(无尾箭头),右侧额颞叶脑沟密度增高(箭),中线结构轻度弧形左移。DSA右侧颈总动脉造影3D成像(图1C),右侧大脑中动脉M1远端见一囊袋状突出(无尾箭头),M1段、M2-M3段移行处轻度狭窄。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所致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也称自发性SAH或非外伤性SAH,为血管破裂或脑内血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隙)所致。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瘤(超过50%),其次为脑血管畸形与高血压,其他原因包括血液病、烟雾病、颅内肿瘤、抗凝治疗或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炎、静脉血栓等。病理学显示脑池与脑沟内凝血块、血管痉挛及脑缺血、脑积水等改变。临床上好发于30-70岁,常为运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后出现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意识及运动障碍,体检可见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影像学检查首选CT,亚急性期以后宜行MRI检查。①CT平扫,急性期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密度增高,血液分布与其来源有关,以脑底池、纵裂池及外侧裂、额颞部脑沟最常见,形似脑池造影,常以脑底池明显,约20%合并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颞角首先增大。1/4患者继发血管痉挛与脑梗死,CTP可见局部低灌注。亚急性期后红细胞崩解、血红蛋白吸收,密度逐渐降低,CT难以显示,至第7天时阳性率仅约50%。②急性期MRI不敏感。亚急性期之后因脑脊液弛豫时间改变,可在T1WI及FLAIR上表现为高信号,如图2,轴位FLAIR显示左外侧裂SAH形成的高信号(无尾箭头),T2WI呈高信号,但难以与脑脊液区别。慢性期含铁血红*素沉积于软脑膜,表现为脑表面、甚至脑神经周围低信号。如图3A,轴位T1WI显示小脑上蚓部表面低信号(无尾箭头)。图3B,轴位T2WI显示外侧裂周围、颞叶内侧、中脑、小脑上蚓部表面低信号(无尾箭头)。③CTA与MRA有助于显示造成出血的动脉瘤、血管畸形,DWI可显示合并的脑缺血。

鉴别诊断


  包括其他引起蛛网膜下腔密度及信号异常的疾病。①假性SAH,如缺血缺氧性脑病、弥漫性脑水肿及肿胀、脑死亡所致的脑实质密度减低、脑膜及脑血管相对密度较高,以及幼儿脑实质密度较低,而脑膜密度相对较高。②脑膜炎,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可确诊。③癌性脑膜炎,有原发恶性肿瘤史,脑脊液细胞学检出肿瘤细胞。④慢性SAH,需要与其他黑色素沉着的疾病如神经皮肤黑色素沉着鉴别。

小结


  SAH具有典型的脑池脑沟密度增高,以及亚急性期MRI高信号、慢性期MRI低信号,易于诊断,主要需与假性SAH鉴别。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轻松学习ldquo自发性蛛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