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宫剑教授病例分享三十二复发松果体区
TUhjnbcbe - 2021/4/16 19:14:00

年12月接诊一位来自安徽滁州的10岁男性患儿(45kg,cm),主因:后颅窝肿瘤术后27个月,间断性头晕1月来院就诊。患儿27月前于北京外院行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体区/小脑上蚓部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提示成熟畸胎瘤,定期复查,无后续治疗。1个月前患儿呈间断性头晕,医院检查示肿瘤复发,遂来我院就诊。我院CT/MR显示:三室后、导水管、四脑室占位,考虑肿瘤复发;肿瘤标记物:AFP54.93ng/ml↑,β-HCG0.1mIU/ml,提示未成熟畸胎瘤,含卵*囊成分。

图1术前CT/MR:CT显示三室后部可见混杂密度影,边缘可见点状钙化;MR显示三室后、导水管、四脑室不规则多囊状混杂信号影,大小约35x21x23mm,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

鉴于二次手术相对复杂,经全科讨论后,完善术前检查,于年1月19日行右额开颅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牵开右侧额叶,显露胼胝体并切开2cm,经透明隔间腔-穹窿间联合,进入第三脑室,暴露三室后部肿瘤,色灰白、质韧、包膜完整、血供中等,大小约2X2.5X3cm,瘤体分块切除,腹侧与顶盖区轻微粘连,游离后导水管上口暴露充分,见肿瘤突入;肿瘤下极虽然突入第四脑室,但与毗邻结构无粘连,易牵拉游离;瘤体背侧上方与大脑大静脉粘连紧密,游离时一度破裂、出血汹涌,明胶海绵直视下压迫止血,耐心游离,大静脉保护完好,肿瘤镜下全切。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ml,输异体红细胞ml,血浆ml。术后病情平稳,当晚头颅CT示肿瘤切除满意,术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恢复正常;病理显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成熟型畸胎瘤成分为主,含少许生殖细胞瘤成分。免疫组化:OCT3/4(散在少许+),SALL4(局灶+),Ki-67(局灶达60-70%),AFP(局灶+),HCG(-),CD30(-),CK(上皮+),GFAP(局灶+),Syn(局灶+),Vimentin(+)。术后患儿病情平稳,恢复良好,术后2周顺利出院,继续后续治疗。

图2左:暴露肿瘤;中:分块切除;右:肿瘤全切

图3术后1周复查头颅CT/MR提示肿瘤切除满意。

治疗体会患儿首次手术病理提示成熟畸胎瘤,鉴于肿瘤切除满意,未进行后续治疗;但复发后二次手术提示血清AFP轻度升高,二次病理提示混合生殖细胞瘤,需要后续化放疗。本例再次证明: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成分极为复杂,病理难以覆盖全貌,肿瘤标记物意义大于肿瘤病理1(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疗误区及天坛规范)。幕下小脑上入路(Krause入路)由Krause和Oppenheim于年首次提出,并于年经此入路对一10岁松果体区病变患儿进行了手术切除并取得成功2,此后不断发展,又细分为后方入路和上方入路3。本例患儿首次手术选择Krause入路是基于肿瘤起源于松果体区,但主体位于幕下、突入第四脑室。本次复发,肿瘤主体仍位于松果体区,下极呈漏斗状沿导水管突入第四脑室,是选择原入路还是经胼胝体入路,颇为踌躇。经全科讨论,最后下决心选择经胼胝体入路原因有三:(1)根据以往经验,肿瘤主体位于松果体区,即便下极突入第四脑室,但多数与毗邻结构无粘连,呈游离状态,易于切除;(2)此次复发,不除外上次手术有残留,而残留最可能的部位,应是瘤体背侧顶端与大脑大静脉腹侧的粘连,而经胼胝体入路可以直视下处理这一部位,安全有效,有利于肿瘤全切;(3)若选择原入路,原手术通道瘢痕形成,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术后副损伤大,并发症多,不宜推荐。果然,手术顺利,术前讨论的各种假设术中一一证实。患儿术后反应轻、恢复好,顺利进入后续治疗。在此需要强调,儿童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属于小儿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手术入路的选择极为重要;要根据不同病例个体化设计,不应机械僵化、千篇一律,因此,对主刀医生的手术经验要求极高,需要在临床中反复磨练。

参考文献:

宫剑.天坛小儿神外专栏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疗误区及天坛规范.神外前沿

1
查看完整版本: 宫剑教授病例分享三十二复发松果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