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好好的人,睡了一觉突然就不能动了;摔了一跤以后,身体半边就没有知觉了;喝酒喝到一半,突然倒在酒桌上再也没有起来……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些人是“中风了”,是因为“脑子堵住了”或者“脑子出血了”。
在临床上,这种突发的疾病被称为“脑卒中”。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脑卒中可以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会突然破裂出血,流出的血液会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组织水肿和坏死。这会影响大脑功能,从而出现偏瘫、言语不清、昏迷等一系列症状。脑是人体的“总控室”,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几部分,每一个部位都控制着人体相应的生理功能。如果出血发生在脑干部,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因心跳和呼吸骤停而死亡。如果大量的血液流入脑室,则会引起颅内压增大,进而会导致“脑疝”。如果出现脑疝,患者的死亡率会高达99%。
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脑梗死”或“脑血栓”。与出血性脑卒中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大脑的供血出现了问题。人体任何器官的新陈代谢都离不开血液,当运输血液的血管因为各种原因被堵塞时,器官就会因为缺血而发生坏死。大脑是人体中对于血液和氧气供应最为敏感的器官,当脑内的某一段血管被堵塞时,相对应的脑组织就会发生坏死。大脑内血管密集,而且血管相对较小,现在的医学技术手段只能够取出堵在较大血管内的栓子,对于末梢血管及大面积的梗死,我们还是无能为力,只能够通过药物来进行疏通。缺血性脑卒中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房颤的老年人。
脑卒中的预防与识别
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戒烟酒、保证规律的作息能够大大减少患病的可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增加。这个时候,除了预防以外,我们还要做到能够快速识别脑卒中。
很多人会有疑问,脑卒中还需要识别?
要知道,很多脑卒中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对于脑卒中的治疗,一直有“*金3小时”一说。突然的跌倒或意识模糊,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或是视作其他疾病。这时需要我们迅速判断是不是发生了脑卒中,以免耽误治疗。发生脑卒中的3个小时内,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一般会预后良好。
所以,学会识别脑卒中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家中有老人或者存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卒中高风险因素的亲人时。那么,如何识别脑卒中呢?
“FAST法则”了解一下!
“FAST法则”是如今临床上最常用的、能够高效识别脑卒中的*金法则。即:
请牢记这四个字母,它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脑卒中。
按照“F、A、S、T”的顺序,依次来进行脑卒中的识别。
“F”(face):首先,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面部表情不对称。脑卒中一般会影响单侧的功能,我们可以要求患者笑一下,看一下他有没有口角歪斜、一侧脸部肌肉无法收缩的情况发生。
“A”(arm):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肢体功能的判断。让患者上举双臂,握拳,观察有没有单侧肢体无力的情况。然后看看是否有指尖麻木、触觉消失的情况。
“S”(speech):下一步,检查患者的语言功能是否正常,可以让其重复一句话,也可以询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姓名、年龄、电话号码等。如果患者答非所问、口齿不清或意识模糊,一般就能够判断是发生脑卒中。
“T”(time):最后,要记下患者的发病时间,医院进行治疗。
对于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本文出自:“科学健康人”项目
来源:北京护理学会
图片来源自网络
排版:弢弢
审核:六朵苍翼蝴蝶陨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