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9岁。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天。高血压史8年。
图1A
图1B
图1C
图2
图3
图4
影像学报告描述CT平扫(图1A),右基底核肾形高密度灶,最大径3.1cm,内侧半密度较高(箭),CT值63HU,外侧半轻度高密度(无尾箭头),CT值47HU,外囊区少许片状低密度影,中线结构稍左移。7天后MRI,轴位T1WI(图1B),病变较前增大,大部高信号,内侧少许条状等信号(箭)。轴位T2WI(图1C),病变大部分为高信号,内侧条状较低信号,灶周轻度高信号带环绕。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均为:右侧基底核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自急性期向亚急性期演变。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ranialhemorrhage)是自发性脑内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占非创伤性脑内血肿50%以上,发病机制为系统性高血压所致动脉硬化、纤维素性坏死及动脉瘤破裂。以50-70岁常见,多以突发性意识障碍、偏瘫、头痛、呕吐、肢体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就诊。
影像学具有不同时期特征性表现。①部位:多见于脑穿支动脉供血区,如基底核、外囊、丘脑[如图2,左丘脑小血肿,SWI序列为环状低信号(箭)]、脑桥,也可发生于脑叶及小脑,较大血肿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隙。②形态:呈肾形、块状或结节状。③CT平扫因血肿内含血凝块,因此呈典型高密度影,边缘清楚,急性期与亚急性期CT值为50~70HU,灶周见水肿的低密度环。活动性出血为混杂或分层状密度,如图1A所示。亚急性期后血肿内血红蛋白(Hb)降解、水分进入,血肿密度逐渐降低,一般周边变化较快,形成边缘模糊的周边密度减低及中心仍保持高密度影,水肿仍较明显。慢性期密度逐渐降低,最终形成肾形、条状或不规则形囊状影。如图3,左基底核、丘脑血肿,第13天,呈边缘模糊的稍高密度影(无尾箭头),中心CT值49HU。增强扫描亚急性期与慢性期因包膜形成而出现环状强化。④MRI上因血肿内Hb的变化,其信号具有鲜明时间特点。超急性期(6小时内)为氧合Hb,呈T1等及低信号、T2高信号。急性期(6~72小时)为脱氧Hb,呈T1等至高信号、T2低信号。亚急性期(3~7天)为细胞内高铁Hb,呈T1高信号及T2低信号。慢性早期(7天)为细胞外正铁Hb,呈T1及T2高信号。囊变期(数月至数年),内含铁血*素,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如图4,右基底核慢性期血肿,T2WI显示中央为高信号,周边为环状低信号(无尾箭头),灶周少许带状稍高信号。但需注意,上述为中等大小血肿变化,且可为分层状,周边信号变化早于血肿中心。若较大血肿则演变较慢,相反,较小血肿则变化较快。另外,T2*WI与SWI对出血敏感,在各时期均可显示血红蛋白顺磁性效应所致的低信号。
鉴别诊断包括其他出血与非出血性病变。①其他原因自发性脑内血肿:如血管畸形、血管淀粉样变、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静脉血栓,结合病史及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②血栓化动脉瘤:可伴钙化,一般无周围水肿,随访密度无变化。
本病具有特征性CT与MRI表现,急性期CT检查为主,呈脑内高密度影,MRI上则有典型的信号变化规律。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