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5个宝宝突然脑出血,很多家长都还在这样做
TUhjnbcbe - 2020/6/4 17:27:00
怎么彻底治愈白癜风

原创

孕事

1岁以内的宝宝,大脑跟豆腐块一样脆弱。被外力摇晃的时候,大脑会因为碰撞发生脑肿胀和脑出血。

但是,60%的成年人摇晃宝宝的方式都不正确!

婴儿摇晃症最常发生在1年以下的婴儿中,特别是2~4个月大的宝宝。但如果晃动非常剧烈,5~6岁以下的儿童也可能脑损伤。

又一位宝宝因为脑出血住院了。

苏州3个月大的宝宝,最近精神变得很差,脸色苍白,还时不时地发出尖叫。

因为看不出宝宝有什么病,大人也没太在意。

最近两天,孩子的脸色更差了,经常脑袋犟着往后仰,甚至四肢连续抽搐,有时候还会难受的呕吐。

家里人这才着急了,医院来看。

医院经过颅内CT检查,发现孩子的脑内有大量积液(脑肿胀、颅内出血),必须的马上做血肿清除和引流手术。

3个月大的孩子,这么小一点,就经历了一场脑部手术,额头缠住纱布,躺在病床上。旁边的爷爷心疼得掉眼泪。

而脑积水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家里人对孩子过度摇晃,造成了摇晃综合症。

更让人痛心的是,给医院,已经在一个月内收治了5名宝宝,同样是反复抽搐、两眼凝视,同样是摇晃综合症。

(央视网,年12月31日)

孕事曾发布过《不。要。摇。孩。子》,讲的就是摇晃综合症。但这个事情实在是太普遍了,很多家长都还是这么干!

为了宝宝们,我们继续科学普及吧。

再来说一个武汉宝宝的事例。

武汉有位爸爸,年近40岁才有了孩子。中年得子,夫妻俩喜欢得不得了,每天抱着儿子不撒手。

7个月大的宝宝,几乎是“抱大”的。孩子哭了不高兴了,就抱着在怀里摇一摇。逗孩子开心的时候,就往上抛再接住。

然而,在婴幼儿体检中,4个月大的宝宝查出头围较大,已有46厘米,相当于1岁孩童的头颅大小。当时家人并未在意。

随后宝宝的头围猛增至50厘米,额头突出、眼睛凹陷,大脑双侧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将孩子的头部撑大,颅骨骨缝被撑开约1厘米宽,成了“大头娃娃”。

典型的脑积水。

医生判断,宝宝脑部的血肿,应该是父母多次摇晃引起的。如果不医治的话,孩子可能会造成癫痫,甚至压迫脑组织,以后可能是“弱智”。

最后,7个月大的宝宝不得不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把双侧颅内的血引流出来,再假以时日等待大脑慢慢康复。

(武汉晚报)

去年8月,微博上一位妈妈发帖,医院被人称为“摇头爷爷”的庸医,对自己孩子进行“康复治疗”以后,孩子成为了脑瘫!

这位宝宝只有一岁2个月,16年的时候,做过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17年出现了肺炎、营养不良、脑发育迟缓等病症,于是妈妈就带孩子到XX省妇幼保健院治疗。

康复理疗科医生李颂江给孩子做了连续9天的治疗,声称“后面有根筋太紧,摇晃治疗可以把它摇松”。

在妈妈发布的视频里,“摇头爷爷”猛烈揉搓着孩子的头部,就跟搓麻花一样。

孩子痛苦的哭喊着,但身体被大人固定住了,只能无力的抗拒着。

在这个科室里,每天都有30多个孩子,这样接受“治疗”。

有的家长虽然觉得惊讶和疑惑,但是“看到科室里别人的孩子也是这么治的,心想,忍一忍说不定就治好了。”

发微博的这位妈妈,在等疗程结束那天,医院,发现孩子突然停止了呼吸,心跳也摸不到,当时整个人都要疯了。

抱着孩子冲到急症科,一阵抢救,总算把孩子救了回来。但因为摇晃造成的脑损伤,却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了。

因为摇晃宝宝而致伤的事情,经常见诸报端。

在贵州,有个2月大的宝宝晚上哭闹,妈妈抱起来哄了很久都没有停下来,奶奶就抱起孩子用力摇了几下,孩子就停止了哭声,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之后,宝宝不哭不闹,怎样逗都没反应,还很嗜睡。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得了婴儿摇晃症候群,可能会成为终生植物人。

年,不满一岁的小女孩Cheyenn,因为哭闹不睡觉,被亲爹猛烈摇晃,造成严重的脑部伤害,颅内出血,手术了好几次才捡回一条命。他的父亲也因虐待儿童而被判刑。

治疗了3年,Cheyenn还是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癫痫,右腿无力等。

年,美国一个7个月大的宝宝,家里专门请了保姆来照顾。

保姆为了让他快速入眠,不停晃动孩子,造成了宝宝严重的脑部创伤。

年,澳大利亚一位爸爸喂完二宝后,把孩子放在了婴儿摇椅里,用手摇晃着摇椅哄睡。可能因为有点内急,爸爸摇晃时可能比平时使了更大一点的力气。

等从厕所回来,爸爸发现宝宝小胳膊和小腿僵硬着,再没有醒来。

原来,爸爸摇晃的力度过大,导致宝宝迅速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产生了头晕、呕吐等症状,最后被胃里返上来的呕吐物噎住,窒息而亡。

这都是一条条鲜活的小生命!仅仅因为摇晃这个常见的动作,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据统计,60%的成年人摇晃宝宝的方式都不正确!

什么孩子这么容易被摇坏呢?

这是因为,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大脑跟豆腐块一样脆弱。

这时候的大脑,颅骨还没有长全,颅底及内面都还很平滑,连接组织也没有长好,颅骨对大脑的“钳定”作用不够好。

偏偏这个时候的大脑,又大又重,占了身体的四分之一。

而在宝宝5岁之前,脖子上的肌肉都很弱,韧带弹性较差,颈椎也未完全骨化,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

当孩子被外力摇晃的时候,大脑在颅骨间大幅晃动,撞击坚硬的颅骨,容易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大片血块凝固、视网膜出血等,统称脑出血。

脑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造成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后果包括:脑损伤、失明、听力损失、言语和学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发作、颈部和脊髓损伤,甚至死亡。

如果在摇晃以后宝宝出现下面的症状,就要怀疑是婴儿摇晃症候群(SBS):

极度烦躁

呕吐

食欲不振或不愿进食

呼吸困难

惊厥

嗜睡(极度疲劳,运动不足,意识不清)

皮肤苍白或发紫

胳膊或胸部有瘀伤,如抓痕

额头比平时肿大,或者头上软的地方凸了一块

无法抬起头顶

抽搐(抖动)

眼睛无法聚焦或跟随运动的物体

失去意识

昏迷

但是,这些受伤的症状很多时候并不明显,很多大人犯了错误都不能及时知道。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伤害还可能是多次积累而成。

有时候即使摇晃动作不剧烈,但如果长期反复地施行(比如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摇篮),累积数次后,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

或者,在不支撑宝宝脖子的情况下,直接把宝宝放下去、抱起来,或者背到大人背上,这个过程中大脑晃动厉害,也可能出现这种症状。

婴儿摇晃症候群(SBS)最常发生在一年以下的婴儿中,特别是2~4个月大的宝宝。

宝宝2岁以后,通常不会再发生SBS。但如果晃动非常剧烈,那么五岁或六岁以下的儿童也可能脑损伤。

那能不能摇宝宝呢?

轻摇宝宝是可以的,但记得支撑好脖子,动作要轻微,让宝宝头部的移动只有几厘米,不会随着动作激烈地左摇右晃,也不要让身体朝一个方向,而头却晃到另一个方向。

比如,你可以这样摇:

但不能这样前后摇:

也不能这样大幅转动:

也不能这样上下摇动:

甚至不能这样颠孩子:

为了认识和不认识的宝宝们,下面非常关键,请转给每一位照顾宝宝的大人:

不要过度依赖摇篮!

不要生气时大力摇动孩子!

不要用力拍打3月以下的宝宝背部!

不要不支撑脖子就抱宝宝起床或者放下去!

不要不支撑脖子把宝宝背到背上!

不要抓着宝宝肩膀前后左右晃!

不要没有安全座椅就让宝宝乘车!

不要抱着宝宝如秋千般前后大幅摆动,

以及突然停住!

不要将宝宝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动!

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更不能在空中抛接宝宝!

不要用力将宝宝抛到床上或者沙发上!

不要觉得好玩,抱着宝宝旋转!

不要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永远、永远不要摇晃宝宝!

参考文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5个宝宝突然脑出血,很多家长都还在这样做